分享

国内生产总值成功跨越五万亿大关,上海迈上了新的发展里程碑。在年终岁首之际,上海市各区及各街镇的众多领导干部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全力以赴招商引资,确保新年伊始工作开创新局面。

在全球范围内,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的城市,其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以伦敦为例,这座历史悠久的金融中心,其经济命脉紧紧系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之相比,东京这座常被与上海相提并论的城市,虽然过去曾依靠白色家电和汽车产业支撑其经济,但现在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趋向单一化。 然而,上海的发展路径与众不同。多年来,上海并未放弃制造业,反而致力于扩大自身的经济“蛋糕”。根据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到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上海GDP超过5万亿元的坚实基础。 与伦敦和东京相比,上海的产业结构更加健康,布局更具前瞻性。这不仅意味着上海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也预示着这座城市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积蓄力量,迎接新的挑战。上海的发展模式,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年初本市招商引资15条措施发布前后,徐汇、虹口、青浦、奉贤、金山,以及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发展区域,都已经围绕招商引资,开了一场场投资促进会、学习会、交流会,部署新工作,订立新目标。

虹口区投资促进大会,把深化基金招商、土地招商、场景招商、会展招商,列为今年的重点招商路径。去年,虹口实到外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引进90多家外资企业,囊括了全球排名前50班轮公司的三分之一。

青浦列出3张清单,一张是331个续建项目清单,一张是152个新开项目清单,一张是117个地块的储备项目清单。3张单子都列明了任务,要求是“颗粒归仓”。

前不久的松江区“两会”期间,热议话题就是创新招商模式。松江已经提出从机构编制上整合原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与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职能,成立松江区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实施项目“首谈负责制”,确保首个与企业洽谈的单位主体享有相应的考核激励。

浦东新区在推进工作时,首先梳理了相关机制。去年设立的区投资促进中心,承担着整合全区投资促进、吸引投资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职责,同时协助进行重大项目的落户、对重点企业的服务、产业趋势的研究以及招商政策的服务等工作。

之前,我国已颁布一系列政策,规定各地不能再依赖税收竞争和内部激烈竞争来吸引企业。观察上海各区所呈现的关键策略,可以发现专业的招商引资服务正不断通过创新实践来深化和细化。

发布时间:2025-02-24 10:1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