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现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审视经济走势时,我们不仅关注增长的“规模”,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转型的“成效”。展望2024年,各地将根据自身情况培育新的生产力,推动传统与新兴动能的深度融合,从而为经济的稳步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尤其是广东省,其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这两大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了56.7%和31.6%,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工业投资方面,广东省已经超过了1.5万亿元,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技术改造投资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不仅增强了制造业的竞争力,也让家底更加坚实。在众多新领域和新赛道上,广东省的制造业已经建立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与此同时,江苏省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江苏省在培育新增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培养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方面的不懈努力。这些举措使得江苏省在这些领域均取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此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也首次超过了50%,标志着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中部,湖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4%、比上年加快3.4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等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河南省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9.2%,分别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9个、1.1个百分点。河南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发展的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成效日益显现,是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在西部,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超过火电装机;单位GDP能耗下降3%,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重庆市统计局监评处处长薛健表示,在驱动生产发展的引擎中,两大动力展现了关键引领作用。一是新能源汽车引领工业发展。汽车产业以一马当先之势引领工业发展,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比2023年增长90.5%。二是互联网产业引领服务业发展。

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辽宁省尽管在汽车、化工、钢铁等传统行业中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但近年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速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辽宁省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高,显示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全国最大的国产化单集群大算力工程已在黑龙江省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该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哈尔滨航空产业集群和绥化、哈尔滨、大庆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也成功晋级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了黑龙江省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5-02-24 10:2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