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作品的创作根源在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而新时代文艺作品的深层内涵需由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来具体展现。《流浪地球2》与《哪吒2》展现了我国文艺创作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两部作品本身也映射出新时代对文艺创作人才的新期望和要求。

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当今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大数据的兴起使得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人们无需再从零开始,通过传统的阅读等方式来积累知识。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下,拥有知识本身已不再是难题,而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如何辨别知识的真伪,才真正成为衡量一个人认知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这使得行业格局出现了质的变化。在占有知识的年代,人们不得不从零开始进行行业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的方式一般是:口传心授、技能示范和阅读文本。然而,知识世界无涯,而人生而有涯,为了提升知识占有的效率,人们按照各种条件,以行业分类为框架,进行范畴式的知识占有;于是,行业渐趋发展,从而也就形成了专门从事某行业的固定人群。固定的同时意味着封闭,行业分类底层逻辑在带来了行业分工的同时,也形成了某些秘而不宣的技术门道,如此就形成了行业圈层以及行业规矩。这自然也会作用于文艺行业当中,同理推之,作为行业的一类,文艺圈子、文艺规矩、文艺范式自然也是历史的产物。

然而,当人们获得知识的基本方式发生变化时,一个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检索的方式获得有效信息的时候,行业圈层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壁垒了;架构在信息壁垒之上的行业结构必然也会发生变化,研究者不需要必须“入圈”才能获得某些信息,从业者也不再必须经历某些“行规”来通过服从性测试以“入行”。在此背景下,文艺行业的门槛和界限必然渐趋松动,与此同时,文艺行业的交叉也是必然的趋势,综合型人才必将大量进入文艺创作行业,文艺工作者的素质迭代必将是未来趋势。

从这个视角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凭借其法学背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者饺子,以其药学知识;以及《黑神话:悟空》的制作负责人冯骥,其生物医学的学术根基,都并非出自影视行业。然而,他们的跨界尝试并未削弱他们在专业领域的造诣,反而催生了具有创新精神和深刻内涵的现象级作品。这一现象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具备多元学科背景的文艺创作者,如郭帆、饺子和冯骥,正是满足文艺创作领域人才素质不断迭代升级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成功证明了,跨学科背景并非阻碍,而是推动文艺创作创新的宝贵资源。

发布时间:2025-02-24 10:3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