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升级,重工业的力量已不再局限于军事和科幻领域,它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叙事升级和多元发展的强大引擎。《哪吒》和《封神》系列电影,以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为创作基石,充分利用重工业的技术优势,将奇幻元素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构筑了一个充满无限想象力的奇幻世界。同时,这些作品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将东方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价值观完美结合,让观众在奇幻的冒险旅程中,深刻体验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科技的助力下,传统文化基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与《哪吒1》相比,《哪吒2》在制作上实现了全方位的飞跃,不仅让神话故事摆脱了二维平面的束缚,还在三维空间中打造出一种令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在《哪吒1》中,特效镜头就达到了1400多个,而《哪吒2》在角色数量上实现了翻倍,增至第一部角色的3倍。全片镜头总数更是高达2400多个,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而最大的S级特效镜头更是达到了30多个,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难度极大的“剔骨削肉”的戏份,只有十秒钟,特效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而“洪流大战”一场戏一个画面最多有2亿多角色,主创挑战最难特效,让观众欣赏到智能海浪的魅力。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洪流大战”的大场面里,没有一个人物用马赛克小点或者小方块来替代。在洪流轨迹的设计上,设计师们从中国传统美学当中汲取灵感,无论是海洋里游弋的鱼群、山中漂浮的烟云痕迹、天上鸟群迁徙的轨迹都化作洪流的一部分,共同呈现出东方审美独有的韵律感。
在陈塘关大战这场戏中,倾巢而出的妖兽在大银幕上呈现出震撼效果:每只妖兽身上都缠着锁链,上万根锁链在搏杀的复杂运动中需保持乱中有序。而硬核的制作设计也是基于故事设定的根基,海妖被镇压千年,需具象化的锁链方能体现其身负的束缚。据了解,仅这一场景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用时就达一年。为展现出剧本上“海底妖族围攻陈塘关”这一场景,团队创造性琢磨出“虚空裂口”设计,不仅能让炼狱岩浆瞬间倒灌陈塘关,更能让万妖悉数倾巢而出,压迫感拉满。
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这部史诗级巨作中,观众们有幸目睹了一场充满奇幻色彩的视觉盛宴。在这部作品中,各式各样的数字生物轮番登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墨麒麟身披坚硬的鳞片,四蹄在火焰中踏出坚定的步伐,威风凛凛地展现着其强大的力量;花狐貂身披斑斓的斑纹,如同绣出的美丽图案,每一次腾跃都灵动如电,令人叹为观止;而青云剑剑锋所指之处,蛟龙破风卷云,气势磅礴,令人心潮澎湃。 在惊心动魄的战场上,魔家四将手持各自行法器,屹立于殷商铁骑的阵前,他们的身形超过12米,威武雄壮,散发出强烈的压迫感与威慑力。导演乌尔善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魔家四将的形象并非仅仅依靠特效制作而成,而是通过特效化妆与MOCO拍摄技术的巧妙结合,实现了复杂特技的完美合成。这一创新性的拍摄手法,使得魔家四将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中国电影人秉持着重工业电影的制作理念,为传统的神话叙事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这不仅彰显了一个古老文明借助现代科技所展现出的文化自信,更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目前,备受瞩目的《哪吒2》已定于2月14日在北美地区上映。国际知名媒体《好莱坞报道者》和路透社等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哪吒2》不仅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更展示了中国本土IP的强大号召力。 与此同时,另一部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与神话想象的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也成功登陆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导演乌尔善表示,他希望这部作品能让更多国家的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神话传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