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寻商记》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和央视频播出。该纪录片聚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期文字记载、存续500多年的商朝,通过考古与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揭开了商朝起源、发展、繁荣及其文化影响的历史之谜。
聚焦商朝历史:
纪录片围绕商部落的起源、灭夏建商、迁都原因以及如何走向繁荣等历史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
考古新成果披露:
节目全面展示并深度解析了多项考古研究新成果,包括:
河南郑州商城书院街遗址出土的金覆面和铜覆面,为研究商朝的建立提供了新证据。
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亚长牛尊,展现了商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节目还首次通过现代技术复原了青铜器的铸造流程,生动再现了商代的青铜冶铸技术。
遗址与建筑群展示:
节目展示了郑州商城书院街遗址北片区新发现的14座长方形夯土建筑群,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进一步揭示了商朝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
多维度呈现商文明:
摄制组走访了河南、湖北、陕西等地的多个商文化遗址,包括:
郑州商城遗址
洛阳偃师商城遗址
安阳殷墟遗址
武汉盘龙城遗址
榆林清涧寨沟遗址
同时,节目还采访了中国考古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武汉大学等20多家文博单位和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展现了商文明的面貌。
意义与价值:
《寻古中国·寻商记》通过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的结合,生动还原了商朝的历史场景,展现了商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节目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新视角,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古代工艺,增强了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这部纪录片的播出,不仅有助于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还进一步推动了对商朝文明的深入研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