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锦街道,生态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优化,更是对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通过“基层约请”制度、积分制、“三长联动”机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浦锦街道成功地将生态建设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社区。
在景江苑社区,一场关于树木修剪的争论通过“基层约请”制度得到了圆满解决。居民议事会与专业团队共同制定方案,40年树龄的香樟得以保留,过密的乔木被科学移植,既保留了绿荫,又确保了安全。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也体现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芦胜村的“PVP”积分制将治理活力注入田间地头。村民通过清理河道、分类垃圾等环保行为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积分领先的家庭还能优先获得庭院改造补贴。这一机制成功地将美丽乡村建设从“要我做”转向“我要做”,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浦锦街道整合河长、林长、片长职能,建立了“三长联动”机制,实现了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依托网格巡查与第三方督查,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推动绿化管养迈向信息化、精细化。在“林长制”的推动下,丰收村成功创建了上海市首批“森林乡村”,森林覆盖率高达63.2%,并依托文旅融合打造了漆栖文化馆、厚湃尔体育公园等网红打卡点。近浦村则建成了上海市首条林下绿道,成为市民体验自然野趣的热门目的地。
生态与人文的交织: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表达
站在黄浦江畔眺望,浦锦的绿意已超越生态范畴,升华为一座城的温度与品格。儿童在公园追逐嬉戏,老人在康养步道悠然漫步……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表达。浦锦街道通过生态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还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数据见证:生态建设的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浦锦街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超20%。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浦锦街道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