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文化的全球传播不仅是技术驱动的成果,更是以多元形式讲述文化传播故事的综合实践。2025年2月,“飞越天空”敦煌艺术展在新西兰奥克兰开幕,通过高保真壁画复制和数字沉浸节目,让观众戴上虚拟现实设备,仿佛穿越千年,亲身触摸丝路文明。2024年9月,“敦煌文化周”走进哈佛大学,通过数字展览、学术讲座与艺术工作坊,为美国公众带来多维体验。此前,“丝路遗韵:敦煌艺术展”在法国卢浮宫与英国大都会博物馆巡展,借助多媒体装置再现丝路盛景,赢得了国际赞誉。这些展览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向世界传递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敦煌成为文化交流的枢纽。2024年8月,“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以“助推‘丝路文化’交流,筑梦‘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汇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国专家。论坛期间,敦煌研究院与乌兹别克斯坦文物考古研究所签署协议,利用多光谱成像与三维建模技术联合修复撒马尔罕古城壁画,计划2025年完成首批试点;与吉尔吉斯斯坦启动“中亚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10个遗址的激光扫描与建模;与斯里兰卡合作的“佛教艺术比较研究”项目,通过数字化对比敦煌壁画与康提地区石窟艺术,挖掘丝路文化共性。此外,“阿富汗考古与文物保护高级人才研修班”开班,70余名阿富汗专家来华学习莫高窟壁画修复与环境监测技术,学员穆罕默德·纳赛尔表示:“敦煌的数字化存档与修复经验,为巴米扬大佛保护提供了可行方案。”这些项目通过技术输出与人才培养,将敦煌智慧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遗产保护实践,深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凸显敦煌在丝路文化复兴中的桥梁作用。

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将持续为敦煌文化全球传播拓展空间。人工智能可通过语音识别与个性化推荐优化导览体验;区块链技术保障数字文物版权,防范盗用风险;5G技术提升在线沉浸体验的流畅性。数字技术以创新之姿,跨越时空诉说丝路传奇,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生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敦煌文化不仅是启迪公众的珍贵资源,更是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数字技术作为其全球传播之钥,开启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3-23 08:4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