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奥斯卡获奖名单上,拉脱维亚动画《猫猫的奇幻漂流》击败好莱坞大片《头脑特工队2》和《荒野机器人》,荣获最佳动画长片。影片上周五在中国公映,首周末票房不到600万元,获奖消息传出四天后,票房仅增加286万元,显得颇为低调。
《猫猫的奇幻漂流》原名“漂流”,讲述了一个人类退场后的世界,洪水覆盖了人类文明的遗迹和自然山川。一只幸存的小黑猫登上一艘帆船,遇到情绪稳定的水豚,随后陆续加入爱捡破烂的狐猴、乐天社交的金毛犬和理性善良的蛇鹫。这是一目了然的动物版“诺亚方舟”,每种动物隐喻了社会化活动中的个体或族群特质,既有高贵的善行,也有屈从本能的局限。导演金兹·兹巴洛迪斯没有设计强戏剧冲突,动物角色不会说话,影片成为一部彻底的默片,人类语言完全缺席。
台词的退场使影片既简单又具备丰富的开放性解读。动物们在浩瀚泽国中漂流,遇到其他动物后又各自别过,故事没有明确的高潮或结局,仿佛“漂流”可以无限持续。小黑猫学会接纳同伴,与恐惧和解,与水底巨鲸产生友情;水豚随遇而安,善待众生;狐猴和猎狗在生死一线时,一个战胜本能救同伴,一个屈于本能舍弃伙伴。蛇鹫作为最理性的个体,因智慧和道义感成为孤独者,最终选择离开。
影片最大的吸引力不在于简明的隐喻,而在于深刻、壮观的美。导演表示,故事中没有真正的“反派”,只有恐怖的自然之力。影片呈现了在毁灭与生存的缝隙中,超越生死、与时间同存的美。无论是人类废墟、夕阳下的雕塑,还是洪水中的宫殿遗址,甚至巨鲸跃出水面的悲凉画面,都展现了自然洪荒之力下的壮美。动物们在摇摇晃晃的帆船上,面对未知的死亡与明天,抬头看到的是灿烂的晚霞铺满水面,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