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街头再现"四月飞雪"景象,茂名南路等路段飘舞的黄褐色毛絮引发市民关注。记者从上海市绿化管理部门获悉,当前正值悬铃木果毛脱落高峰期,全市"飘絮季"将持续至5月上旬。
上海春季飘絮主要来自三种植物:
悬铃木:果毛脱落为主,占道路飘絮总量的80%以上
杨树/柳树:以种子传播为主,主要分布在公园绿地
复合因素:悬铃木果毛脱落时伴随花粉散播
绿化专家梁晶介绍,胸径15厘米以上的中大型悬铃木是主要"肇事者"。这些树木每年4-5月新叶生长时,往年成熟的果实会开裂脱落,果毛在风力作用下形成飘絮现象。
为减轻飘絮影响,上海已采取多项治理措施:
物理防治:对重点路段悬铃木实施高压水枪冲洗
生物调控:推广使用"悬铃木不育剂"抑制果实发育
树种优化:新建道路优先种植银杏、香樟等替代树种
健康防护指南
医学专家提醒敏感人群注意防护:
外出佩戴N95口罩、护目镜
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皮肤接触
居家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
若出现眼部或呼吸道不适,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据悉,2020年因气候异常,上海飘絮期曾提前至3月下旬。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飘絮强度将处于常年平均水平,5月中旬后随着雨季到来将自然缓解。市民可通过"随申办"查询实时飘絮预报,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市绿化市容局表示,将持续推进悬铃木品种改良计划,力争到2028年将中心城区飘絮量减少50%,为市民创造更舒适的春季出行环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