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都市发展网 生活新闻
分享

原创是上海文艺的生命力,推动“上海文化”品牌提质增效,促进上海文化“码头”和“源头”建设齐头并进。

原创歌曲是上海的老传统,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首“上海之歌”。而重拾这份传统意味着,鼓励更多既有人民性、又紧扣主旋律的歌曲不断被创作。青年作词家甘世佳认为:“随着城市更新换代,歌曲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城市需要的音乐名片,是长久的音乐品牌和具体的歌曲。”

音乐节正是这样的平台,让多类型的原创音乐“百花齐放”,用音乐讲述上海故事,让好原创传遍中国。“新时代 新上海——上海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作为本届音乐节重点歌曲创作项目,联合腾讯音乐等重要音乐平台,汇聚全国歌曲创作力量踊跃投稿,组织全国专家从9400余首征集作品中,遴选、推出一批聚焦时代发展、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的优秀主题歌曲,并在音乐节期间举办“上海之春”原创歌曲音乐盛典。近万首曲目征集、27余万听众参与、近百万次的投票互动,从创作、接受两端证明着本次征集活动的踊跃度。活动首次引入AI初筛、专家评审、网络票选以及PDM技术预测等四维评价机制,确保各类优质内容能够突出重围。活动是上海乃至全国的音乐创作的能量场,提供让创作者相互熟悉、相互观摩的契机,从彼此的创作中获得灵感。

音乐节联合各方力量举办多项原创作品征集展演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指导,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海上新梦·十七”,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合唱新作,最终由全国专家遴选出十余首优秀作品,于明年“上海之春”期间首演。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说:“市民参与度、明星助力、多种媒体平台协力等好的办法要继续探索,还需挖掘和培育新生力量,形成投身高质量原创歌曲的浓厚氛围,以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推动上海歌曲创作、文艺创作再攀高峰。”

本届“上海之春”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近40%,致力于发掘和培育音乐新生力量,通过分层级、多维度的扶持体系搭建艺术成长平台,在“上海码头”搭建全国优秀节目的发布展示平台。音乐节以“闪耀新星”“艺青春”和覆盖更广泛学生群体的“星梦启航”项目三大平台互为补充,持续为中国音乐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廖昌永认为:“我们希望上海既是各个团体要来闯的‘码头’,也是我们年轻人梦想启航的出发地。”

音乐节与中国音协开展一系列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音乐文化传承创新,彰显音乐节的行业引领力与社会影响力。一方面,在《红旗颂》首演60周年之际,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倡议全国交响乐团共同演绎、传承这部红色经典;另一方面,结合“新时代优秀少儿歌曲创作推广工程”,组织举办“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展演”。这是音乐节首次在上海举办全国性少儿歌曲展示,通过推出一批兼具时代感、思想性、艺术性、传唱度的少儿歌曲精品,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文化滋养,为少儿音乐创作树立标杆。此外,音乐节得到沪上各大院团积极响应,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江西、云南、内蒙古等兄弟省市艺术团体的十余台演出也齐聚申城、交相辉映。

发布时间:2025-04-27 12:0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