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最近,2024年度的国家医疗保障药品谈判活动于北京正式启动。据相关消息,活动当天上午,包括信达生物、人福医药、正大天晴等在内的多家制药企业的代表参与了此次谈判,讨论的药品主要集中在抗病毒和降压类别。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的消息,2024年度国家医保目录的现场谈判及竞价活动已于10月27日至30日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谈判共有162个通用名药品被正式确认参与,调整后的结果预计将在11月份对外公布。届时,全新的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医疗保障。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和此前一样,也是由全国各地遴选的25名医保部门的谈判专家分成5个小组,进行医保支付价格的磋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动态调整,第二是支持创新,第三是减轻负担。

动态调整方面,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第七年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保持了“一年一调”的状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好药新增纳入医保目录。过去六年,已经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的数量增加到现在的3088种。

新技术路线方面,及时将新获批上市药品纳入谈判,也能实现药品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需求更高程度匹配。

此外,谈判是为了便利老百姓看病就医,为所有的参保人看病就医减轻负担。此前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医保局成立以来,通过这种谈判纳入的药品已经惠及参保患者8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了800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就超过了3400亿元。

从时间轴来看,2024年的国家医保谈判工作在整体进度上较往年有所提前。根据华鑫证券的分析,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随着医疗系统反腐力度的加强以及药品进院限制的施行,那些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市场价值得到了提升,这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参与热情。其次,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表明,医保对创新药的支出在近年来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81.89亿元,增幅高达7.1倍。这一增长势头在内需市场中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少数能够持续增长的方向之一。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期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副局长李滔透露,在坚守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已着手构建了一套涵盖企业申报、评审、测算、谈判等环节的创新药物倾斜支持政策体系。近年来,众多创新药物得以在获批后迅速纳入医保,这不仅加速了这些药物进入市场及临床应用的步伐,同时也确保了企业获得应有的创新回报,从而促进了再投入与再研发的良性循环。这一举措使得医保制度在推动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赋能作用。李滔副局长强调,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药品目录调整机制,继续秉持保障基本医疗的原则,致力于将更多优质、新颖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同时,国家医保局还将深入研究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致力于拓宽创新药物支付渠道,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