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促进线上与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建议传统旧书经营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以扩大线上旧书交易的市场份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流量转化,并主动参与实体活动。探讨藏书爱好者如何妥善管理自家的珍贵藏书。

关于家中这些珍藏的老版藏书与期刊的未来规划,瞿永发先生表达了如下想法:鉴于藏书已经积累成相当规模,我们不会选择拆散处理。我们更倾向于寻找那些与我们有缘的机构或个人,将它们传承下去,让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上海史资料为例,这些资料涵盖了十几万页,记录了众多人物,从社会名流到普通大众,从儒家学者到各行各业,几乎囊括了三教九流,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对于收藏多年的老地图,徐友群则表示,众多的老地图和几千张老照片、明信片,以后会考虑留给后代,他对此向记者解释:“我的物品大多是老上海史料, 图片、地图、上海资料三合一,现在仍在不断购置中,只觉数量不够。而且这东西容易形成爱好,让女儿和外孙都耳濡目染,再加上几十万文字的注解和考证,后人很容易接手。”

作家曹正文自幼对文学情有独钟,多年来始终热衷于搜集各位作家亲笔签名的作品。2004年,他决定将个人珍藏的、每一本都附有珍贵上款的签名本全部捐出,这些签名本不仅数量丰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他将这些宝贵藏书无偿捐献给家乡的苏州市图书馆,并特别创立了“曹正文捐赠签名陈列室”,以供后人瞻仰和学习。截至2024年,曹正文已累计捐献签名本超过4600册,其中民国时期作家的签名本就超过1000册,为图书馆的藏书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色彩。 除了对苏州市图书馆的慷慨捐赠,曹正文同样关心青少年教育事业。他还将1600余件书画艺术品捐给了上海儿童博物馆,丰富了博物馆的藏品。在博物馆内,他还设立了“读书乐”陈列室和“书友茶座”,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温馨的阅读交流空间,鼓励更多人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曹正文的这些善举,不仅为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在记者眼中,将那些难以长期保存的珍品无偿捐献给文化机构,无疑是一种有益于子孙后代、永留传世的高尚之举。

发布时间:2025-03-06 07:5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