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旅":镜头里的城市如何成为文旅新引擎

时间:2025-04-25 08:56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影视+文旅”通过屏幕叙事重构城市意象,推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转化为游客的打卡地,让一座城为更多人所了解喜爱。2023年开年,伴随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云南大理成为当时热度最高、最具话题性的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春节接待人次实现219%的爆发式增长,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2%,当地餐饮、民宿等产业迎来发展利好;2024年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与阿勒泰相关的内容不断登上热搜,由牧场、戈壁、雪山、草原构成的牧区生活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也激活了新疆阿勒泰的旅游市场,使之成为新的文旅顶流;近日,电视剧《北上》热播,让剧中频现的“花街”取景地江苏昆山巴城老街变为旅游观光的热门打卡地,也带火了北上茶馆、石板街等景点。

从取景地到打卡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六姊妹》对主要取景地淮南的人文与自然风貌进行全方位展示。随着该剧热播,与淮南相关的话题登上热搜,使之一跃成为网红城市。影视剧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还能为广为人知的城市塑造出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比如,《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带领广大观众梦回古都长安、神都洛阳,使西安、洛阳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形象”深入人心。而《春色寄情人》《去有风的地方》则让“安静”“闲适”成了人们评价泉州、大理时使用的高频词。影视作品播出后取得良好反馈,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城市文化的文化认同。如《繁花》《好东西》等作品热播热映,激发人们学习沪语、了解海派文化的浓厚兴趣。《山海情》则通过讲述宁夏西海固的扶贫故事,让观众对当地民众坚忍不拔的精神产生敬意。此外,影视作品的热播,还能推动取景地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如浙江象山影视城因拍摄《琅琊榜》而声名鹊起,成为国内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具有文化IP属性的旅游目的地。

总之,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塑造和旅游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文化传播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实现影视与城市的双向赋能。这种转化效应背后,是影视符号与城市品牌的深层互动。当镜头语言与城市空间产生化学反应时,影视作品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