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下工程已超4.3万个 总建筑面积近1.55亿平方米

时间:2024-10-23 21:0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上海的地底领域,堪比另一座繁华都市。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超过4.3万个地下工程项目,其综合建筑面积逼近1.55亿平方米。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规模,上海的“地下城”是否已趋于饱和?

  近期在“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之第十一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上获悉,随着上海城市建设步入全面存量更新阶段,为弥补现有存量空间功能上的不足,地下空间的开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各地纷纷掀起了地下空间开发的浪潮。在这其中,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土地资源尤为宝贵。由于建城历史悠久,上海的“向地下借”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国最早发展地下空间的城市之一。虹桥商务区、滨江综合开发等众多地标性项目,都积极采用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的高强度开发,还实现了复合功能的承载,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地标项目,其中许多是由本次大会主办方之一上海市政总院主导设计的。上海市政总院地下空间专业总工程师刘艺表示,结合多年项目实践来看,地下空间开发是存量时代空间拓展的新方向,对实现城市更新的目标,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例如:

  功能提升。今年全线通车的北横通道,因地面扩容几无可行性,才改为采用地下通道形式,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实现了城市交通功能的全面提升。

  环境改善。武康大楼周边原来的天空被黑色缆线所割裂,在进行架空线整治时,项目团队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把原来在地上的缆线、场站放到了看不见的地下,消除了架空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历史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老建筑的改造更新过程中,我们巧妙地融入了部分现代化的使用功能,这一创新举措主要是通过深入挖掘和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来实现的。以张园为例,在改造过程中,部分老房子经历了精心的平移复位,这一做法既保证了老建筑本身的独特结构不受损害,又通过开发原址地下空间,成功引入了轨道交通换乘通道、地下车库等基础配套设施,使得老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

  杨浦五角场已开展地下空间规划,通过开发地下区域,将地铁线路与邻近商业设施连接起来,有效提升了周边地块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