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都市发展网 生活新闻
分享

在杨浦区快乐靖宇养老院的活动室内,一位90岁高龄的肖阿婆正熟练地使用康复后的右手,小心翼翼地握着勺子,一勺一勺地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回想起数月前,因患有脑梗的肖阿婆在一次不慎摔倒后,不得不卧床休养。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来到家门口的这家养老院,选择了短期托管服务。如今,经过4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肖阿婆不仅身体基本康复,更在养老院结识了许多同龄的老伙伴,拥有了全新的社交圈,让她的晚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年度二月,上海市发布了《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该方案中特别指出要将短期托管服务纳入常规化建设范畴。肖阿婆有幸成为该政策正式实施后,首批享受到常态化短托照护服务的人士。

无独有偶,同月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提到,在部分区域开展试点,老人可在多个平台下单购买陪诊服务。首批参与试点的9个区已相继推出细化服务,充实本地专业陪诊师团队,引进数字化预约和管理手段。

而今,浦东的养老服务平台“浦老惠”微信小程序以及“随申办”APP上各区的“旗舰店”都接入了预约陪诊功能。在浦东金桥镇、花木街道以及杨浦各街镇社区,还设有线下预约点,让老人获取陪诊服务时不必担心数字鸿沟。截至今年2月,仅浦东就有1000多人次通过政府渠道预约并享受了陪诊服务。

这边,为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那边,呵护孩童愈加精细周到。

位于上海繁华的静安区江宁路街道,这片寸土寸金之地在2022年便设立了上海首个嵌入式、规范化的临时托育中心——“宝宝屋”。经过多轮改进,本年度该街道再创新举,打造了全市首个“家庭式呵护型”宝宝屋,为婴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家庭温馨氛围的沉浸式成长环境。

坐落在淮安路771号的“宝宝屋”社区中心,巧妙地融合了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不仅提供了晨间检查、母婴护理等服务,还特别便利那些需要照顾幼儿的长者,使他们能够在享受餐饮和休闲的同时,兼顾对儿童的照料。

本年度,本市对首批260家“宝宝屋”实施了升级优化工程,秉持以需求为指引,对服务点进行科学布局调整。在需求量大的街镇增多了服务点,以确保“宝宝屋”建设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发布时间:2025-05-12 06:4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