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艺第四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话剧《生命册》亮相上海大剧院

时间:2024-11-13 09:35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简称陕西人艺,正式成立于1948年,其前身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文艺工作团。近期,继成功改编并搬上舞台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及《主角》等作品之后,陕西人艺推出了第四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话剧——《生命册》。这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舞台巨作,荣幸地成为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焦点之一,于11月8日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这部长达5小时的舞台史诗,历经5年的精心打磨,跨越了长达50年的心灵历程,生动地展现了城市与乡土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与变迁。

  李佩甫的杰作《生命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赞誉为“文字如同被毒液淬炼过的弹壳,每一次命中都带来双重的冲击”。小说中的主人公“我”,经历了一段跨越乡村至省城、从北京到上海的旅程,从一名大学教师转变为股票市场的负责人。他始终关注着那些“背负着土地前行”的人们,他们的身影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格外沉重。

  陕西人艺院长李宣和该剧导演宫晓东两人首次聊起这部小说,都感受到其沉甸甸的分量。这部剧展现了时代交替间的漫长岁月,两河南北的广袤平原,有即将告别的,有正在身处的,更有即将来临的。“我们改编制作了《生命册》,希望它什么时候都有人演,什么时候都有人看……”李宣说。

  这部剧目先后召开了11次专家研讨会、剧本七易其稿、剧目10次修改提升。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横跨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在时代交接裂缝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在这五个小时里会感受到历史车轮的重量、命运的浓稠,以及在时代转变中小人物的挣扎。

  宫晓东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对原著精神的深切尊重与忠实传承。他不仅深谙话剧艺术的精髓,更在舞台设计、灯光音效、服装等各个方面追求创新与表达的新高度。在话剧《生命册》的呈现中,舞台呈现出了深沉而宽广的气势,复杂多变且引人深思,宫导巧妙地运用舞台空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宏大的叙事框架,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丢”曲折丰富的人生旅程。主角“丢”,在生命的旅途中迷失自我,最终以一句深刻的独白作结:“我哭了,我把自己丢了”——这反映了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自我身份的旅程。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李俊强在剧中饰演的角色“骆国栋”,又称“骆驼”,他深刻理解到,情感的细腻表达是触动人心的重要途径。而饰演“丢”这一角色的吴志鹏,蔺凯则强调了与对手戏演员之间的默契与合作对于表演整体效果的重要性。他认为,正是这种默契,使得《生命册》这一作品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不仅仅讲述了一个河南的故事,一个中国的故事,更是谱写了一部部关于每个人自我探索的史诗篇章。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