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本届艺术节中,我们荣幸地迎来了三场备受瞩目的古典音乐会。首先,备受赞誉的指挥大师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将带领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于10月30日和31日分别在东方艺术中心献上两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紧接着,11月1日,才华横溢的次女高音歌唱家艾琳娜·嘉兰莎将华丽登场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为上海观众带来她的首场演出,令人期待不已。

尼尔森斯曾多次引领世界知名乐团踏足上海舞台,此次他再次携手维也纳爱乐乐团(以下简称维也纳爱乐)献艺,首场演出便精心挑选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九交响曲》(以下简称“肖九”)与德沃夏克的《第七交响曲》(以下简称“德七”)。令人称奇的是,这两部作品的编号竟然都是70.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非作曲家们最为频繁演奏的作品,却各具特色。其中,“肖九”并非当时人们所期待的那种庆祝胜利的欢快乐章,而是巧妙地融合了轻松的玩笑与深刻的忧伤。而“德七”则不同于德沃夏克其他作品中的纯粹民族风格和波希米亚风情(如第六、第八交响曲),亦非“新世界”中的异国情调流行乐章(如第九交响曲),它巧妙地将德奥与捷克民族风格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尼尔森斯对肖斯塔科维奇和德沃夏克的音乐有着深刻感悟。他指挥“肖九”,从第一乐章的嬉戏调侃转入第二乐章的孤寂悲伤,有一种刻骨铭心的隐忍,独奏短笛持续绵长的尾声犹如深深的叹息(乐手在此的表现非常优异)。后面三个乐章不间断的连续演奏,从嬉闹的谐谑曲到深沉的广板,再到滑稽的插科打诨,最后似乎在一场闹剧中结束。“肖九”并不庄严,也不神圣,而是一种讽刺,折射出肖斯塔科维奇复杂的内心世界。尼尔森斯的指挥结构感清晰,张弛得当。而维也纳爱乐的演奏就像巨无霸,声音结实饱满,音色丰满华丽,我坐在正厅的最后面,都被这满场的音量所震撼,甚至觉得乐手们手中的乐器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由此说明演奏水平确实出类拔萃。

下半场演奏“德七”,维也纳爱乐换了个“表情”,似乎从“肖九”的喧嚣世界转入更纯粹的音乐内在,即便第一乐章表现悲剧性和戏剧感,也是一种音乐艺术的表达,在第二乐章中更加入了抒情的歌唱性,且在德奥结构的框架内不时涌现民族音乐的溪流。到了第三乐章,捷克民间音调和舞蹈节奏越发彰显、“大张旗鼓”——德沃夏克毕竟是捷克人。第四乐章再度回到首乐章的严正,但那已是更上一层楼,在光明的高潮中结束。维也纳爱乐的演奏在四个乐章的起承转合中既保持了严谨,又不失奔放。弦乐厚韧,管乐明亮丰润。

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维也纳爱乐安可了两首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我的生活充满爱与欢乐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那真是原汁原味的维也纳之声了,节奏韵味迷人心醉。而尼尔森斯在指挥第一首圆舞曲时甚至“失手”将身后的座椅都“挥”到了台下,令人莞尔——这也是现场音乐会的乐趣之一。

二嘉兰莎在歌坛走红二十多年,获奖无数,油管上她的演出视频铺天盖地,可见其受捧的热度。她技艺全面,气质高雅,在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歌剧中都有出色表现,近些年来甚至出演瓦格纳歌剧主角,广获好评。如此实力,在当今歌坛的次女高音中无出其右。此番她在上海音乐厅的独唱音乐会,由其丈夫、资深歌剧指挥家卡雷尔·马克·奇琼率领澳门乐团伴奏,可谓“妇唱夫随”。

这场独唱音乐会以法国歌剧为主,曲目编排颇具匠心。上半场一开始乐队演奏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接着嘉兰莎款款走上舞台,首先演唱了柴可夫斯基歌剧《奥尔良少女》中的咏叹调《再见,家乡的山丘和田野》,表达女主角告别故乡的不舍、心系祖国的热忱等多重思绪。嘉兰莎的演唱音域宽广,声线优美顺畅,情绪饱满,颇具戏剧张力和爆发力。

接着进入法国歌剧,嘉兰莎分别演唱了圣桑《参孙与达丽拉》中的《我心花怒放》、古诺《萨巴女王》中的《他的默默无闻比戴着冕冠的国王更伟大》,前者是她演唱的代表作,观众耳熟能详;后者表达了女主对情人的赞美和爱情,深情委婉,感人肺腑。

下半场演出以三首激情四溢的西班牙斗牛士舞曲揭开序幕,开场即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热情与力量。在玛奎纳的首部作品中,观众们可以明显察觉到其与比才经典之作《卡门》第四幕斗牛士进行曲之间的深厚渊源,仿佛为即将上演的《卡门》集锦揭开了一道序曲。随后,嘉兰莎身着艳丽红装惊艳亮相,完美诠释了卡门这一经典角色。她演唱了五首曲目,其中《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更是展现了其深厚的功底,分别演绎了最初的第一版和如今广为流传的通行版,这种对比颇具趣味。 紧接着,嘉兰莎带来了第一幕的《塞维利亚老城墙边》和第三幕的《厄运无法避免》,最后以第二幕的《波希米亚之歌》作为压轴,歌舞并茂,将气氛推向高潮。在这几段唱段中,嘉兰莎生动地展现了卡门的多种性格特点:放荡不羁、柔美狡黠、脆弱悲哀、热烈奔放等,令人叹为观止。正是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嘉兰莎获得了“活卡门”的美誉,实至名归。

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仿佛整个音乐厅都被这股热情所包围。嘉兰莎也被这份热情深深感动,她即兴发表感言:“真没想到,上海的观众朋友们如此热情洋溢。在台下,我甚至听到了许多女高音的共鸣,这让我倍感亲切(引起观众欢笑——笔者注)。上海音乐厅的建筑风格与欧洲建筑相得益彰,在这里演唱,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温馨氛围的殿堂。这场音乐会的氛围真是太好了,让人难以忘怀。”

发布时间:2024-11-12 08:5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