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稳步推进新时代北京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23-02-15 16:4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食品在线 返回首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其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谋划实现路径,促进北京地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实施好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首要任务。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总目标的根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产业兴旺”即可实现。同时,现代化创造的财富也可实现“生活富裕”的要求。那么,农业现代化如何带动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农业虽不是能够产生现代因素的领域,却是产生现代因素实体的唯一生命供给线。
其次,农业现代化促进了乡风文明。农业现代化需要引进更多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各类人才,带动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逐步转变为现代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调整转型,带动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
最后,农业现代化拉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形成的各类新型经营组织、新型产业集群、新型产业主体,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逐步形成“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合作组织多元合作共治”局面。
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归宿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三农”工作中的现实举措,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民的现代化问题。
一是现代化农民必须身心健康,身体上、精神上处于完满状态。农民的预期寿命、各项体能、智能指标达到城市人同等的水平,有较好辨别美丑、善恶、荣辱、真伪等能力,能按社会认可的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二是现代化的农民必须要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基本了解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三是现代化的农民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农村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理论宣讲、党员讨论、村民节庆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四是着力培育农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位一体生活习惯,推进农村节俭办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等各项事务,加大推广生态科技成果。
五是加快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让农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依照党的领导、乡村民众生产与生活需要、运行有序、依法申请的原则,扶持农村各类组织的发展。
科学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先进技术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的过程。
第二,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市场化的过程。农业生产所需的投入要素从传统的自我积累,逐步形成发达的农业市场经济。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持续向多领域拓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过程。通过利益或产权等联结,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外延式增长方式,逐渐转化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增长方式。从注重扩大规模投入转向注重要素投入质量、结构,向内部挖掘潜力转变,向集约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五,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从业者自身不断现代化的过程,要与人的现代化一并设计、同步推进。具有现代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人,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保证。
第六,农业现代化是不断推进农业工程化的过程。农田经过系统的美化,成为地域内一道亮丽的风景。便捷的智能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城乡差别日益缩小,促进了城乡协调一体实现现代化。
第七,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逐步探索“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路径,使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一致,不断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八,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着力打造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立多种业态互相融合与多元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水网、田网、路网、通讯网、物流网、生态景观网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路。(郝利?张卫)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总目标的根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产业兴旺”即可实现。同时,现代化创造的财富也可实现“生活富裕”的要求。那么,农业现代化如何带动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农业虽不是能够产生现代因素的领域,却是产生现代因素实体的唯一生命供给线。
其次,农业现代化促进了乡风文明。农业现代化需要引进更多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各类人才,带动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逐步转变为现代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调整转型,带动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
最后,农业现代化拉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形成的各类新型经营组织、新型产业集群、新型产业主体,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逐步形成“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合作组织多元合作共治”局面。
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归宿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三农”工作中的现实举措,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民的现代化问题。
一是现代化农民必须身心健康,身体上、精神上处于完满状态。农民的预期寿命、各项体能、智能指标达到城市人同等的水平,有较好辨别美丑、善恶、荣辱、真伪等能力,能按社会认可的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二是现代化的农民必须要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基本了解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三是现代化的农民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农村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理论宣讲、党员讨论、村民节庆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四是着力培育农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位一体生活习惯,推进农村节俭办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等各项事务,加大推广生态科技成果。
五是加快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让农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依照党的领导、乡村民众生产与生活需要、运行有序、依法申请的原则,扶持农村各类组织的发展。
科学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先进技术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的过程。
第二,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市场化的过程。农业生产所需的投入要素从传统的自我积累,逐步形成发达的农业市场经济。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持续向多领域拓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过程。通过利益或产权等联结,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外延式增长方式,逐渐转化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增长方式。从注重扩大规模投入转向注重要素投入质量、结构,向内部挖掘潜力转变,向集约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五,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从业者自身不断现代化的过程,要与人的现代化一并设计、同步推进。具有现代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人,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保证。
第六,农业现代化是不断推进农业工程化的过程。农田经过系统的美化,成为地域内一道亮丽的风景。便捷的智能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城乡差别日益缩小,促进了城乡协调一体实现现代化。
第七,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逐步探索“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路径,使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一致,不断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八,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着力打造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立多种业态互相融合与多元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水网、田网、路网、通讯网、物流网、生态景观网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路。(郝利?张卫)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下一篇:外卖被动手脚 送餐员素质还需提升
推荐阅读
2013-09-05
2013-09-12
2013-06-08
2013-06-08
2023-12-12
2023-01-27
2013-06-08
2013-09-08
2013-07-21
2013-07-22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