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出来的品质传奇 访金家鳗鱼创始人
时间:2023-03-04 15:02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食品在线 返回首页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朱双红?郭健)吴秋菊,辽宁沈阳人,金家活烤鳗鱼创始人。2011年,从一家几十平米的小店发展至加盟店遍布全国各地,金家烤鳗鱼己成为顾客心目中的“神店”,更被众多美食爱好者称作是“吃货的集中营”。
金家鳗鱼创始人吴秋菊 (金家鳗鱼企业供图)
记者来到位于沈阳西塔金家鳗鱼是一家没开几天的店,虽然店面不大,但进门就被店里热闹的气氛和独特的装修风格吸引。大厅包间均已客满,吸引眼球的是店内简约的韩日系风格,清新舒适,墙上的壁画和摆设显得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很值得玩味。
记者问吴经理:“店里的装饰摆设都是您挑选的吗?”她笑着说:“对啊,这是我家的特色,也是我的心意。让人有种回家的感觉。”这墙上的一物一件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就是为了给客人提供愉悦舒适的用餐环境。不仅如此,她还根据不同客人的用餐需求,给每个包间设置了不同的摆件,或私密或热闹,或清新或简约,店店如此。
困境中结缘鳗鱼 事业从此“如鱼得水”
谈起早年创业经历,吴秋菊打开了话匣子。
吴秋菊原本是一名国企员工,在经历国企买断后,成了下岗工人。那时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她为了养家,在一家韩餐店当服务员补贴家用,一干就是九年。终于熬到退休,吴秋菊才辞去服务员的工作。
因为平时就是个闲不住的人,爱折腾的她突然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根据之前在韩餐店的打工经验,她开始摸索着做起了自己的第一家烤肉店。然而,几个月过去,生意惨淡不说,最后甚至到了服务员都雇不起的地步。那个时候的吴秋菊,并没有知难而退,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个人扛起所有,有时自己一干就干到凌晨。
吃了不少苦,赔了将近一年,眼看快撑不住了,吴秋菊开始思考同行业的经营现状,在对比和衡量后,她产生了一个思考:周边餐饮市场做的生意普遍大同小异,而且经营的并没有特别好,如果我做点别家没有的,是不是更有竞争力?
凭借多年打工经历对韩餐的了解,吴秋菊突然想到了烤鳗鱼!然而,鳗鱼市场价格高,长得又很像蛇,客人能接受吗?敢吃吗?味道会喜欢吗?一连串的问号在她脑子里盘旋。再三犹豫后,骨子里的倔强让吴秋菊打算尝试下。她买了几条新鲜鳗鱼放在店里,客人一开始都不认识,也不敢吃,甚至心生排斥,一连几天,都没有客人点鳗鱼吃。于是,吴秋菊又犯难了。虽然当时鳗鱼进货价格并不低,但她决定免费烤给客人试吃。
活鳗鱼 (金家鳗鱼企业供图)
没想到这一试不要紧,客人试吃后,不但接受了鳗鱼的味道,而且评价特别高,并连连叫好。那时,因为本地还没有做烤鳗鱼的,吴秋菊属于第一家,这样大胆的尝试,让吴秋菊成了活烤鳗鱼第一人。
客人吃好后,口碑相传,活烤鳗鱼就这样火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来吃的客人天南海北都有,一家民宅小店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打开了烤鳗鱼的独创品牌之路,吴秋菊的店也被食客们誉为“神店”。
于试中得真味 在舍中赢真心
当问到是怎么做出顾客最喜爱的味道时,吴秋菊笑着说:“都是一路试过来的。”
吴秋菊的店里没有料理大师,也没有神厨名煮,所有顾客最喜爱的味道都是从顾客的反馈中得来的。通过免费试吃,吴秋菊不断对自己的菜品做改良,虽是韩餐,但也会结合本地化去研制菜品,琢磨摆盘,来满足大众口味。她说,想留住客人,最终菜品是王道。每开发出一道新菜,她都不计成本的免费送菜给客人试吃,也因此留住了客人的心。很多老客人来到她的店,只为跟她续上几句家常,一起说说笑笑,能让客人来这里吃饭,是吴秋菊最大的满足。客人很喜欢看她笑,店里的老员工说吴秋菊的笑是店里的招牌菜,是啊,笑,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
采访现场 王崇 摄
选第一手新鲜食材,坚持做品质
要说什么是金家鳗鱼的品牌优势,“一定是新鲜出品,安全美味,我有这个自信!”吴秋菊眼神中带着坚定地说。
活烤,是很考验食材品质的。店里的鳗鱼全部选自日本海鳗,是供货商每天送的最早的一批新鲜鳗鱼,为确保鲜活,验货时需要层层把关,只为品质。说到鳗鱼的挑选,吴秋菊马上严谨起来,金家鳗鱼火了之后,市场上跟风的也越来越多,尤其现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乱象丛生,吴秋菊对品质和安全这一关把的死死的。而挑选食材源头是其中重要一关,对比市面上的江鳗,吴秋菊坚持用海鳗。因为江鳗略带土腥味,而且口感偏肥腻;而日本海鳗肉质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孕妇和小孩都能吃,美味绝非一般江鳗可比。从新鲜角度,客人点的烤鳗鱼全部现点现杀,端上桌的鳗鱼鱼头一碰都会动的。她说,哪怕成本再高,也要让顾客吃到最优质的鳗鱼,这是我一直坚持不变的。
鳗鱼成品 陈柳江 摄
然而,关于菜品创新和店面扩张,吴秋菊并不跃进。当市场上鳗鱼菜品开始争相推出时,吴秋菊并没有急于拓店和做市场宣传,继续踏踏实实做口碑,她对自己家鳗鱼的品质有自信,也深知自己品牌的定位,她深信,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的长远,用户体验永远是她追求的初心。
“我也是苦过来的‘天生穷人’,不要把我当老板。”
跟过吴秋菊很多年的老员工都知道,她从不把自己当做老板,她经常跟员工围桌而坐,一起包饺子,一起吃员工餐,对员工很宽容。她说:“因为自己之前也是打工的,我不会把自己当成这家店的主人,我只是个大家长,员工把这里当成家了,我就开心了。我也是苦过来的‘天生穷人’”。说完,又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疫情期间,店里的鳗鱼需要经常换水,然而由于出行不便,吴秋菊店里的近千条鳗鱼全部变瘦。于是,她找到社区公益组织,打算把鳗鱼做成盒饭免费送给需要的人。
一说做公益,员工不但主动参与,甚至不要工资来帮忙。然而,做盒饭比平时看店累多了,但大家却乐此不疲,每天从早忙到晚送了十多天,终于把店里全部的鳗鱼送出去了。这样,再开业又可以有新鲜的鳗鱼给客人吃了,这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金家鳗鱼,也记住了这个热心奉献的吴秋菊。
关于下一步规划,吴秋菊说:“疫情过后,人们手里都没什么钱,我们不但不会涨价,反而进行菜价下调,为了留住客人,我们少赚点。受疫情影响,大部分餐饮企业都开启了外卖模式,在不丢弃主打老菜品的同时,我们也会适当迎合市场。因为鳗鱼价位偏高,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金家鳗鱼的旗下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能力的人群。”
当被问到,平时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时,她笑着说:“看店,是最大的爱好,也是最大的乐趣。”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人,爱折腾的人,执着的人,不服输的人,把服务他人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从苦到甜,从舍到得,从谋生到贡献,从责任到担当,吴秋菊用她招牌式的笑容迎来送往着每一个客人,延续着她的品牌之路。
金家鳗鱼创始人吴秋菊 (金家鳗鱼企业供图)
记者来到位于沈阳西塔金家鳗鱼是一家没开几天的店,虽然店面不大,但进门就被店里热闹的气氛和独特的装修风格吸引。大厅包间均已客满,吸引眼球的是店内简约的韩日系风格,清新舒适,墙上的壁画和摆设显得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很值得玩味。
记者问吴经理:“店里的装饰摆设都是您挑选的吗?”她笑着说:“对啊,这是我家的特色,也是我的心意。让人有种回家的感觉。”这墙上的一物一件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就是为了给客人提供愉悦舒适的用餐环境。不仅如此,她还根据不同客人的用餐需求,给每个包间设置了不同的摆件,或私密或热闹,或清新或简约,店店如此。
困境中结缘鳗鱼 事业从此“如鱼得水”
谈起早年创业经历,吴秋菊打开了话匣子。
吴秋菊原本是一名国企员工,在经历国企买断后,成了下岗工人。那时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她为了养家,在一家韩餐店当服务员补贴家用,一干就是九年。终于熬到退休,吴秋菊才辞去服务员的工作。
因为平时就是个闲不住的人,爱折腾的她突然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根据之前在韩餐店的打工经验,她开始摸索着做起了自己的第一家烤肉店。然而,几个月过去,生意惨淡不说,最后甚至到了服务员都雇不起的地步。那个时候的吴秋菊,并没有知难而退,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个人扛起所有,有时自己一干就干到凌晨。
吃了不少苦,赔了将近一年,眼看快撑不住了,吴秋菊开始思考同行业的经营现状,在对比和衡量后,她产生了一个思考:周边餐饮市场做的生意普遍大同小异,而且经营的并没有特别好,如果我做点别家没有的,是不是更有竞争力?
凭借多年打工经历对韩餐的了解,吴秋菊突然想到了烤鳗鱼!然而,鳗鱼市场价格高,长得又很像蛇,客人能接受吗?敢吃吗?味道会喜欢吗?一连串的问号在她脑子里盘旋。再三犹豫后,骨子里的倔强让吴秋菊打算尝试下。她买了几条新鲜鳗鱼放在店里,客人一开始都不认识,也不敢吃,甚至心生排斥,一连几天,都没有客人点鳗鱼吃。于是,吴秋菊又犯难了。虽然当时鳗鱼进货价格并不低,但她决定免费烤给客人试吃。
活鳗鱼 (金家鳗鱼企业供图)
没想到这一试不要紧,客人试吃后,不但接受了鳗鱼的味道,而且评价特别高,并连连叫好。那时,因为本地还没有做烤鳗鱼的,吴秋菊属于第一家,这样大胆的尝试,让吴秋菊成了活烤鳗鱼第一人。
客人吃好后,口碑相传,活烤鳗鱼就这样火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来吃的客人天南海北都有,一家民宅小店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打开了烤鳗鱼的独创品牌之路,吴秋菊的店也被食客们誉为“神店”。
于试中得真味 在舍中赢真心
当问到是怎么做出顾客最喜爱的味道时,吴秋菊笑着说:“都是一路试过来的。”
吴秋菊的店里没有料理大师,也没有神厨名煮,所有顾客最喜爱的味道都是从顾客的反馈中得来的。通过免费试吃,吴秋菊不断对自己的菜品做改良,虽是韩餐,但也会结合本地化去研制菜品,琢磨摆盘,来满足大众口味。她说,想留住客人,最终菜品是王道。每开发出一道新菜,她都不计成本的免费送菜给客人试吃,也因此留住了客人的心。很多老客人来到她的店,只为跟她续上几句家常,一起说说笑笑,能让客人来这里吃饭,是吴秋菊最大的满足。客人很喜欢看她笑,店里的老员工说吴秋菊的笑是店里的招牌菜,是啊,笑,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
采访现场 王崇 摄
选第一手新鲜食材,坚持做品质
要说什么是金家鳗鱼的品牌优势,“一定是新鲜出品,安全美味,我有这个自信!”吴秋菊眼神中带着坚定地说。
活烤,是很考验食材品质的。店里的鳗鱼全部选自日本海鳗,是供货商每天送的最早的一批新鲜鳗鱼,为确保鲜活,验货时需要层层把关,只为品质。说到鳗鱼的挑选,吴秋菊马上严谨起来,金家鳗鱼火了之后,市场上跟风的也越来越多,尤其现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乱象丛生,吴秋菊对品质和安全这一关把的死死的。而挑选食材源头是其中重要一关,对比市面上的江鳗,吴秋菊坚持用海鳗。因为江鳗略带土腥味,而且口感偏肥腻;而日本海鳗肉质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孕妇和小孩都能吃,美味绝非一般江鳗可比。从新鲜角度,客人点的烤鳗鱼全部现点现杀,端上桌的鳗鱼鱼头一碰都会动的。她说,哪怕成本再高,也要让顾客吃到最优质的鳗鱼,这是我一直坚持不变的。
鳗鱼成品 陈柳江 摄
然而,关于菜品创新和店面扩张,吴秋菊并不跃进。当市场上鳗鱼菜品开始争相推出时,吴秋菊并没有急于拓店和做市场宣传,继续踏踏实实做口碑,她对自己家鳗鱼的品质有自信,也深知自己品牌的定位,她深信,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的长远,用户体验永远是她追求的初心。
“我也是苦过来的‘天生穷人’,不要把我当老板。”
跟过吴秋菊很多年的老员工都知道,她从不把自己当做老板,她经常跟员工围桌而坐,一起包饺子,一起吃员工餐,对员工很宽容。她说:“因为自己之前也是打工的,我不会把自己当成这家店的主人,我只是个大家长,员工把这里当成家了,我就开心了。我也是苦过来的‘天生穷人’”。说完,又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疫情期间,店里的鳗鱼需要经常换水,然而由于出行不便,吴秋菊店里的近千条鳗鱼全部变瘦。于是,她找到社区公益组织,打算把鳗鱼做成盒饭免费送给需要的人。
一说做公益,员工不但主动参与,甚至不要工资来帮忙。然而,做盒饭比平时看店累多了,但大家却乐此不疲,每天从早忙到晚送了十多天,终于把店里全部的鳗鱼送出去了。这样,再开业又可以有新鲜的鳗鱼给客人吃了,这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金家鳗鱼,也记住了这个热心奉献的吴秋菊。
关于下一步规划,吴秋菊说:“疫情过后,人们手里都没什么钱,我们不但不会涨价,反而进行菜价下调,为了留住客人,我们少赚点。受疫情影响,大部分餐饮企业都开启了外卖模式,在不丢弃主打老菜品的同时,我们也会适当迎合市场。因为鳗鱼价位偏高,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金家鳗鱼的旗下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能力的人群。”
当被问到,平时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时,她笑着说:“看店,是最大的爱好,也是最大的乐趣。”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人,爱折腾的人,执着的人,不服输的人,把服务他人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从苦到甜,从舍到得,从谋生到贡献,从责任到担当,吴秋菊用她招牌式的笑容迎来送往着每一个客人,延续着她的品牌之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上一篇:从“中国饭碗”看发展成就
下一篇:寻湘记:在杭城寻找“潇湘”乡情
推荐阅读
2013-07-21
2023-01-27
2013-09-12
2013-09-05
2023-12-12
2013-07-22
2013-06-08
2013-06-08
2013-06-08
2013-09-08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