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明家庭代表姚恩讲述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
时间:2023-04-16 08:56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一家人默默坚守,奏响了一首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家庭和谐曲,诠释了构建文明家庭的真谛。”在上个月举行的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文明家庭代表姚恩讲述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
姚恩,36岁,崇明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2014年,经两年多的层层选拔,他成为由上海市公安局单独组建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的一员。姚恩也是第一位出自崇明公安系统的联合国维和警察。境外执行任务长达1年,姚恩和队友们出色完成各项维和任务,赢得了各方赞誉。归国前,特派团为姚恩戴上了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勋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360多个日夜里,姚恩的妻子顾天羽坚强地挑起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工作、守护家人安康。
男儿热血报国 赴海外维和
姚恩留着一个精神的板寸头,他不算高大威猛,可走在人群里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因为在他身上,散发着一股英气与锐气。从警十多年,姚恩已记不清执行过多少次任务,从国家层面的抗震救灾、援疆维稳,到处置发生在本岛的各类突发事件。
姚恩坦言,为祖国奉献,始终是他心中的“英雄梦”。
2012年,由上海市公安局单独组建的维和警队启动选拔招募工作,这是继2008年上海警方赴海地维和警队之后,单独组建的第二支维和警队,将出征南苏丹维和。
南苏丹这个名字,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首都朱巴爆发严重军事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2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另有2人重伤、3人轻伤。
对,就是这个南苏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曾经历了非洲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内战,经济落后萧条。2011年7月9日脱离苏丹宣布独立后,又于2013年爆发内战,丁卡和努尔两大种族之间为争夺权力和石油利益发生冲突,导致局势动荡、危机四伏。联合国在南苏丹建立了6个难民营,并派驻维和警察保护难民的安全。
一边是报效祖国的大好机会,一边是妻儿和年迈双亲。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面前,家人给了姚恩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在家人的鼓励下,姚恩顺利通过层层选拔,取得了联合国维和警察资格。2014年11月9日,姚恩赴南苏丹执行民事维和任务。
在枪林弹雨中执勤 与蚊虫毒蛇为伴
到达南苏丹后,姚恩被派到北部城市马拉卡工作,马拉卡是南苏丹武装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姚恩工作的联合国营地旁生活着近6万名因战争而失去居所的平民。在来南苏丹以前,姚恩接到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重建当地警务运作机制、监督指导执法,但武装冲突的激烈程度却远远超过联合国的预期,马拉卡当地的警察们有的已不知去向,有的还换上平民的衣服,住进了难民营。联合国的维和警察不得不亲自承担管理难民营治安的任务。
那是在枪林弹雨,棍棒利刃中度过的日日夜夜;是常年四五十度高温,随时面对疟疾、霍乱等疾病,晾衣服都要给衣服罩蚊帐的生存环境;那里有7秒就能致命的毒蛇黑曼巴,有拍死了也会腐蚀皮肤的内罗毕苍蝇……但即便如此,难民营的值勤检查工作还得继续,面对大量涌入难民营的难民,姚恩一丝不苟,逐一对难民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危险品被带进难民营。
“你守一方平安,我护家人安康”
回国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姚恩始终保持着清醒和淡定。在单位,他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好民警;在妻子顾天羽眼中,姚恩是个温柔顾家的好丈夫、好父亲。
不过,谈及家人,姚恩心中却一直埋藏着愧疚。姚恩告诉记者,他平时对家照顾得很少。“多年来,由于职业特点,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是我爱人用她的坚韧和付出,默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姚恩说,每次当他深夜回到家,看到顾天羽还在洗衣拖地时,他心里总是满满歉意,而顾天羽的回答却满是温情:“你到家我就放心了,快去休息吧。”
当警嫂难,当一名维和警察的妻子更难。
在姚恩踏上远赴南苏丹维和征途的时刻,顾天羽也恰逢单位科室岗位调整,换到了人员稀缺、工作任务繁重的新科室,工作节奏更加紧张。顾天羽除了忙工作,还要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
而作为妻子,顾天羽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经常为丈夫的安危担惊受怕。姚恩赴南苏丹后,顾天羽加了维和队员们的微博,希望从他们微博上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维和工作。每一次看到维和任务区的新闻或消息,都会勾起顾天羽对丈夫的思念,特别是看到任务区社会动荡的报道,更让她忧心不已。然而在姚恩面前,她永远是那个淡泊平静的妻子,“家里没事,一切挺好。”是她与丈夫联系时说得最多的话。
当记者问起顾天羽为何愿意让丈夫去如此遥远且危险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一年时,她的回答很简单,“这是他的梦想,我作为妻子,当然要帮助他一起去实现。家里有我呢,他守一方平安,我护家人安康。”
姚恩不在家时,顾天羽还会经常向儿子讲述姚恩从警特别是参加联合国维和的故事。所以,儿子从小就把父亲当作自己的偶像。
去年9月,儿子上一年级了,这让姚恩既开心又愧疚。“开心的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愧疚的是这几年我几乎没有真正地照管过他。”不过在孩子的心里,姚恩始终是一个“超级英雄”,“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维护‘世界和平’。”
姚恩,36岁,崇明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2014年,经两年多的层层选拔,他成为由上海市公安局单独组建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的一员。姚恩也是第一位出自崇明公安系统的联合国维和警察。境外执行任务长达1年,姚恩和队友们出色完成各项维和任务,赢得了各方赞誉。归国前,特派团为姚恩戴上了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勋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360多个日夜里,姚恩的妻子顾天羽坚强地挑起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工作、守护家人安康。
男儿热血报国 赴海外维和
姚恩留着一个精神的板寸头,他不算高大威猛,可走在人群里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因为在他身上,散发着一股英气与锐气。从警十多年,姚恩已记不清执行过多少次任务,从国家层面的抗震救灾、援疆维稳,到处置发生在本岛的各类突发事件。
姚恩坦言,为祖国奉献,始终是他心中的“英雄梦”。
2012年,由上海市公安局单独组建的维和警队启动选拔招募工作,这是继2008年上海警方赴海地维和警队之后,单独组建的第二支维和警队,将出征南苏丹维和。
南苏丹这个名字,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首都朱巴爆发严重军事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2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另有2人重伤、3人轻伤。
对,就是这个南苏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曾经历了非洲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内战,经济落后萧条。2011年7月9日脱离苏丹宣布独立后,又于2013年爆发内战,丁卡和努尔两大种族之间为争夺权力和石油利益发生冲突,导致局势动荡、危机四伏。联合国在南苏丹建立了6个难民营,并派驻维和警察保护难民的安全。
一边是报效祖国的大好机会,一边是妻儿和年迈双亲。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面前,家人给了姚恩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在家人的鼓励下,姚恩顺利通过层层选拔,取得了联合国维和警察资格。2014年11月9日,姚恩赴南苏丹执行民事维和任务。
在枪林弹雨中执勤 与蚊虫毒蛇为伴
到达南苏丹后,姚恩被派到北部城市马拉卡工作,马拉卡是南苏丹武装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姚恩工作的联合国营地旁生活着近6万名因战争而失去居所的平民。在来南苏丹以前,姚恩接到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重建当地警务运作机制、监督指导执法,但武装冲突的激烈程度却远远超过联合国的预期,马拉卡当地的警察们有的已不知去向,有的还换上平民的衣服,住进了难民营。联合国的维和警察不得不亲自承担管理难民营治安的任务。
那是在枪林弹雨,棍棒利刃中度过的日日夜夜;是常年四五十度高温,随时面对疟疾、霍乱等疾病,晾衣服都要给衣服罩蚊帐的生存环境;那里有7秒就能致命的毒蛇黑曼巴,有拍死了也会腐蚀皮肤的内罗毕苍蝇……但即便如此,难民营的值勤检查工作还得继续,面对大量涌入难民营的难民,姚恩一丝不苟,逐一对难民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危险品被带进难民营。
“你守一方平安,我护家人安康”
回国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姚恩始终保持着清醒和淡定。在单位,他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好民警;在妻子顾天羽眼中,姚恩是个温柔顾家的好丈夫、好父亲。
不过,谈及家人,姚恩心中却一直埋藏着愧疚。姚恩告诉记者,他平时对家照顾得很少。“多年来,由于职业特点,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是我爱人用她的坚韧和付出,默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姚恩说,每次当他深夜回到家,看到顾天羽还在洗衣拖地时,他心里总是满满歉意,而顾天羽的回答却满是温情:“你到家我就放心了,快去休息吧。”
当警嫂难,当一名维和警察的妻子更难。
在姚恩踏上远赴南苏丹维和征途的时刻,顾天羽也恰逢单位科室岗位调整,换到了人员稀缺、工作任务繁重的新科室,工作节奏更加紧张。顾天羽除了忙工作,还要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
而作为妻子,顾天羽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经常为丈夫的安危担惊受怕。姚恩赴南苏丹后,顾天羽加了维和队员们的微博,希望从他们微博上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维和工作。每一次看到维和任务区的新闻或消息,都会勾起顾天羽对丈夫的思念,特别是看到任务区社会动荡的报道,更让她忧心不已。然而在姚恩面前,她永远是那个淡泊平静的妻子,“家里没事,一切挺好。”是她与丈夫联系时说得最多的话。
当记者问起顾天羽为何愿意让丈夫去如此遥远且危险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一年时,她的回答很简单,“这是他的梦想,我作为妻子,当然要帮助他一起去实现。家里有我呢,他守一方平安,我护家人安康。”
姚恩不在家时,顾天羽还会经常向儿子讲述姚恩从警特别是参加联合国维和的故事。所以,儿子从小就把父亲当作自己的偶像。
去年9月,儿子上一年级了,这让姚恩既开心又愧疚。“开心的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愧疚的是这几年我几乎没有真正地照管过他。”不过在孩子的心里,姚恩始终是一个“超级英雄”,“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维护‘世界和平’。”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6-08
2023-01-27
2013-09-05
2013-06-08
2013-09-12
2013-07-21
2013-09-08
2013-06-08
2013-07-22
2023-12-12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