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新海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特色服务得人心

时间:2023-04-18 10:05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作为一家窗口单位,我们努力用真情为群众服务,给他们带来宾至如归的体验。”这是新海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海受理中心)主任邱美俭常说的一句话。记者了解到,新海受理中心共有职工17人,平均年龄37岁。近年来,新海受理中心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以便捷、高效、专业的服务模式,受到群众认可。

  特色服务得人心

  新海镇人户分离情况较多,以往不少常年在市区工作的居民表示,前往新海受理中心办理事务会遇到不少“烦心事”,例如业务办理等待时间较长、不了解办事流程与所需证件等。为解决服务与群众需求脱节这个问题,新海受理中心实施预约工作制,居民只需拨打新海受理中心电话,即可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事项,还可预约服务时间。此举一出,当地居民再也不抱怨“办事难”、“跑断腿”了。不仅如此,新海受理中心还在中午时段与双休日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值班,随时欢迎百姓上门办理相关事务。

  由于镇上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出门办事不便这一现象并不鲜见。为此,新海受理中心在5个居委会设立代理点,由代理点工作人员收集区域内年老体弱、残疾人等对象所需办理的相关信息资料,并将其送至新海受理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敬老卡申办、续期等服务。

  此外,新海受理中心每半个月还会派出一名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前往距离新海镇较遥远的长征居委会,为当地居民办理如社会救助、廉租房、城镇居民医保等各种业务。“为解决百姓急难愁问题,我们的职工尽自己所能,提供有区域特色的服务。”邱美俭告诉记者。

  亲情结对暖人心

  住在白港新村的顾阿婆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前几年还因中风,落下了腿脚不变的毛病。新海受理中心工作人员沈林珍和王奇兰获悉后,前去看望老人,发现老人住所台阶陡、采光差,对行动不便的顾阿婆来说,出行吃力且“暗藏”危险。

  她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两人马上为顾阿婆申请购买了轮椅和助行器,第一时间给老人送上门。当步履蹒跚的顾阿婆坐上崭新的轮椅时,她感动不已:“你们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记者了解到,新海受理中心通过排摸5个居委会,发现区域内156名大病重病老人中,有近三分之一老人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没有专人定点照顾。于是,新海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亲情结对名单,每周开展一次亲情结对、敲门送服务活动。

  陪同久病在床的老人聊聊天、读读报,帮他们晒被子、洗棉衣,剪剪指甲、洗洗头……这些心愿被新海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一一认领,为老人们送去家人般的温暖。

  党员表率递爱心

  新海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张亮是一名党员,也是该中心爱心传递小组成员。一天,张亮从受理中心劳动保障系统中发现,家住红星居委的刘某还有两个月即将满60周岁,但其只有9年社保缴费记录,未符合国家规定工作满15年(1992年以前缴费年限按工龄计算)才能领取退休金。张亮从刘某处了解到,刘某在1992年前有7年工作经历未能计算为工龄。于是,张亮将刘某的相关信息上报给了区社保中心后,重新核定了刘某的工龄,让他顺利拿到了退休金。事后,刘某表示:“张亮为我这件事前前后后跑了两个月,这份感情我无以为报。”

  对百姓负责、让百姓安心的党员并不在少数。党员朱菊英走访居民时发现,有位老人常年患病,与儿子住一起,住房内墙面上已霉迹斑斑。朱菊英了解到,老人儿子虽有工作但收入不高,家里所有积蓄都用在看病上,无力改善住房条件。为此,朱菊英查看了老人户口簿等相关的材料,并和区廉租办进行了沟通。经过一个多月的申请、核实、审批,老人终于有机会选房摇号,改善了居住条件。

  新海受理中心的党员们正是这样一群愿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他们总是说:“老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将力争服务好区域百姓。”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