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乡新中村以基层建设为抓手,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称号

时间:2023-04-21 16:29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走进新村乡新中村,平坦整洁的乡村道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进入初冬后片片似火红叶,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良好的村容村貌背后,是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暖心村风。

  近年来,新中村以基层的为抓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新中村成为村美人和的文明村,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称号。

  党员认领项目赢得群众口碑

  在新中村的道路旁、民宅边,桂花、波斯菊等绿植“安家落户”,装扮成一条条花路、一座座花宅。这些绿化的日常养护,村里从不用操心,都由村里43名党员认领。蔡赛萍也是其中之一,她认领了自家附近一片绿植。蔡赛萍一有时间就过去看看,长了杂草就拔掉,落了垃圾就捡走,遇上外出一段时间不能回来,便叮嘱家人一定要帮忙照料。看到蔡赛萍如此上心,大家都笑称这些花花草草已经不是种在地里,而是种在她心里。

  起初,看到党员照料绿植如此上心,也有村民上前问“你天天来,村里是不是发钱的”,当得知党员们都是自愿的,村民很佩服。党员的行为,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很多村民自发加入到养护队伍中来,并对党员说:“你工作忙就不用来了,我来帮你照看。”

  “像这样的项目,村里的党员都认领了好几个。我们通过开展党员‘五分钟’服务圈主题活动,建立起‘1+x+y’联系制度,‘1’是‘一个党员’,‘x’是服务群众,‘y’是认领项目。”新中村党支部书记张菊英说,有啥事情,党员就要带头向前冲,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了,村里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更强。

  党员服务群众拉近彼此距离

  今年81岁的陈阿婆独居在家,两个儿子都在市区工作。一天,陈阿婆突发疾病,她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人”——村里的老党员蔡学明。蔡学明得知消息后,立刻和村里联系,并和村干部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就诊。陪陈阿婆就诊回来后,蔡学明发现,在陈阿婆家人赶回村里之前,老人无人照料。蔡学明便餐餐给老人送饭,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在蔡学明的带动下,附近几个村民也主动上门,轮流照料陈阿婆的饮食起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每当讲起这段往事的时候,陈阿婆仍老泪不止。

  记者了解到,除了年岁已高、身体不便的党员,新中村的每个党员都主动结对2至3名村里的困难群众、高龄老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此外,平时村民遇到困难,可以拿出便民服务联系卡,一个电话,就有党员上门服务;遇到紧急情况急需用车,拨打为民服务联系卡上的电话,党员宋耀忠就会开着自家的车赶到,解燃眉之急,而这辆“为民服务车”已经开了近十年;上了年纪的老人记不清子女的手机号码,却还不忘村支书张菊英的号码,买药、看病甚至取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使的服务居民、凝聚人心的初衷得到实现,形成了邻里守望、友爱互助的文明氛围。”张菊英说。

  党员带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今年8月,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新中村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源头分类落到实处。村里将垃圾分类与党员“五分钟”服务圈主题活动结合起来,把全村925户村民划分成53个“五分钟”服务圈,按照就近原则,由村里的53名党员认领、服务。

  “党员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并经常性上门指导村民分类,进而带动大家转变分类观念,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张菊英说,有一些老党员因年岁已高、身体不便而没能认领到绿化养护项目,在村里开展垃圾分类时,他们纷纷主动请缨:“体力活不让我参加,宣传、指导垃圾分类总可以了吧!”于是,又有10名老党员加入到党员“五分钟”服务圈主题活动中,“自己家园自己爱、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自己家园自己护”行为习惯在这里正在养成。

  下一步,新中村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更好地实现“以的促文明新风”的目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