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乐与书为伴

时间:2023-08-19 09:28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常在故纸堆中走来走去/乐趣油然而生/穿透历史的烟云/你啜饮着知识的琼浆玉液……”这是四川诗人木斧先生生前写给韦泱的一首小诗《摩挲》中的句子。熟悉韦泱的朋友想必会感叹,这不正是韦泱爱书淘书寻觅珍籍的诗意写照吗?自退休后,韦泱有了居家读书的自由时光,他把自己特别喜欢且读后有感的旧书,一一把玩,细加琢磨,记下所思所悟,串起点滴史料,写出一篇篇书话美文,汇编成一册《在家淘书》(文汇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与他此前出版的《跟韦泱淘书去》和《淘书路上》,组成了“淘书三部曲”。

我和韦泱老师是因书结缘的“忘年交”,读过他的多部作品,知道他曾是宝钢电站的一名工人,因爱好诗歌步入文学殿堂,通过勤奋著述改变命运轨迹,把淘书藏书读书视作人生乐事。

这本《在家淘书》一共收录了50篇文章,细细读来,不难发现,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本旧书引出话头,或谈及现代文坛的掌故,或介绍鲜为人知的名家轶事,或考证一桩众说纷纭的公案……其中,有三条主线可以说与韦泱的专题藏书息息相关,那就是:诗歌、翻译和书话。

正如前文所述,韦泱最初接触文学时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他在1993年出版的第一本书《金子的分量》就是一部诗集。可以想见,他在数十年淘书生涯中,时时留意新文学作品中的那些诗人诗集,将它们收归囊中,并一一写成书话文章,集中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家淘书》中就有《从“新月”到“斗士”》《朱自清编<诗集>》《穆旦的诗》等篇什,写了朱自清、闻一多、朱湘、穆旦等一众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及其诗歌。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的一篇《聂绀弩的新诗》,因为我的书架上就摆放着一本《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深为他那些具有讽喻意味的旧体诗而敬服,及至读了韦泱的文字,才知道聂绀弩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过新诗集《元旦》,用最真挚的情感期盼着新中国的成立。

这些年来,韦泱一直和沪上多位老翻译家保持着良好的交往。他把老翻译家们当作自己的老师,虚心求教,坦诚相待,听他们讲述译坛往事,与自己多年来珍藏的外国文学名著初版本一结合,就是一篇上乘的书话随笔。《“爱丽丝”:来到中国一百年》,讲述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部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佳作,翻译到中文世界的百年历程,涉及到赵元任、范泉、赵家璧、吴钧陶等多位翻译家、出版家。《<巴黎圣母院>中译本》,还原了九叶派诗人陈敬容在亭子间里翻译这部名著的故事,其筚路蓝缕仍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为我们阅读这部经典架设了一座绝好的桥梁。

韦泱把自己笔下的这些文字,归入“书话”一路,自言:“早年追随唐弢、姜德明先生的美文,一路过来甘苦自知。”可见他在书话写作方面追求精益求精的效果,也确实取得了让广大读者交口称赞的成绩。显而易见的是,读韦泱的书话,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关于读书的法门,给人以启迪和智慧。比如,书中《李公朴的读书观》,就特别提到了李公朴对于创办公立图书馆的三个目标:“一是打破图书馆一贯的只消极地供给读者以读物,而不予以指导或帮助的现象。二是解除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茫无适从的困难,有目的、有系统按照需要而开展自己的读书生活。三是纠正读者离开实际为读书而读书的态度,极力使读者认清读书是为了要认识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三条真知灼见,即便放在今天也丝毫不过时,正可为我们办好公共图书馆提供可行的参考。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