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将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时间:2023-12-27 07:40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联合国大会在第78届会议上协商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定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响应。

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的人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春节。春节为何能获得列为联合国的假日?成为联合国假日意味着什么?春节又拥有怎样的世界魅力?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假日分为两种:官方假日和“浮动假日”。官方假日是联合国总部按照传统规定安排的工作日之外的一天,这一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不需要上班,除了必须坚守岗位的保安人员等少数人。相反,“浮动假日”是为特定人群设立的额外福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选择特定“浮动假日”调休。在“浮动假日”这一天,联合国总部不会安排重要的活动。但是,安理会等特定部门因工作需要,有时也会在这类假日安排会议。

以2023年为例,联合国共有9个官方假日,包括全球普遍公共假日,比如元旦,以及东道国美国的法定联邦假日;重要宗教节日,比如圣诞节、开斋节和宰牲节,也是联合国的官方假日。今年的“浮动假日”共有8个,主要是宗教和文化节日。

第78届联合国大会22日协商一致通过名为《会议时地分配办法》的决议,将农历新年(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浮动假日”,决议提出设在联合国总部和庆祝此节日的其他工作地点的联合国机构避免在春节这一天举行会议,并鼓励今后在起草会议日程表时考虑到这一节日安排。

正如联大决议指出,许多联合国会员国庆祝春节,该节日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会发表春节贺辞。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表示,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祖籍广东客家地区的泰国音乐老师陈国立说,联大决议将农历新年确立为假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以及东方文化的重视。“以往西方的节日成为世界的节日,如今国际社会越来越看到和承认中国和东方文化之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东西方世界在文化层面的互相尊重、了解,是一个促进东西方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良好开始。”

日本冲绳大学地域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泉川友树说:“过春节是整个东亚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冲绳至今保留着过春节的习俗。得知春节被纳入联合国假日,非常开心。”

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春节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重要节日。越南、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并在当地形成了颇具特色和规模的庆祝方式。

春节是越南重要的传统节日,假期为七天。越南人通常从农历腊月初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置办年货、供品,还要打扫、装饰房间,买年画、贴春联等。承载好运祝福的花更是不可或缺。

在朝鲜,过节前人们会把屋里屋外收拾干净,置办新衣和美食,正月初一一早给长辈拜年,畅玩各种民俗游戏,是朝鲜人民过农历新年的传统。

在韩国,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和初二是法定节假日,“祭礼”和“岁拜”是核心内容。正月初一一大早,家中就摆好各式祭祀用品,举行祭拜先祖的活动。祭祀结束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行礼。不同于中国“红包”代表喜庆,韩国人选择用白色的信封来装压岁钱。有意思的是,“春运”现象在韩国也会出现。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冲绳至今仍保留着过传统春节的习俗。正月初一早上,一些冲绳人要去自家水井或村落共用的泉水处打一桶“若水”(新鲜干净的清水),祈求清洁身心、永葆青春。与日本本州岛过年吃寿司不同,肘子是冲绳人过年必备的年夜饭。

在马来西亚,春节公共假期通常是大年初一和初二。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人们往往喜欢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其中包括“捞生”这一习俗。“捞生”是一种将五颜六色的鱼肉、蔬菜、调料等放在一个大盘里的活动。人们围成一圈,站起身,用筷子反复将盘里的材料捞起,同时说着吉祥话,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蒸蒸日上,步步高升,生活幸福美满。

串门拜年是新加坡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与中国的拜年不同,当地人常用一个漂亮的袋子或礼盒来装着双数的桔子登门拜访。这个做法寓意着“好事成双”,表达了他们对家庭和朋友的祝福和关心。除了登门拜访,新加坡人还会在春节期间组织各种活动,比如七彩缤纷的“捞鱼生”。这是一道传统的新加坡过大年的“大菜”,通常在除夕夜吃,象征着年年有余、鸿运当头、甜甜蜜蜜。捞鱼生的具体做法是先将切成薄片的生鱼片和生菜丝、红萝卜丝、花生碎等食材混合在一起,配上桔子汁调成的酸梅酱。这道菜口感鲜美,颜色鲜艳,是新加坡过年的必备品之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