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交警总队高架支队试点使用无人机俯瞰和巡视路面

时间:2024-03-14 10:27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自去年年底开始,上海公安交警总队高架支队在高峰时段拥堵常发路段,试点使用半空中的无人机俯瞰和巡视路面,及时、动态掌握各类道路交通情况,拓展民警视野、辅助交通执法。“我们利用无人机视线广、视距远的特点,辅助现场执勤民警了解和发现更广范围的交通情况,便于及时找到堵点源头,科学调度警力,针对性采取排堵疏导措施,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高架支队二大队警长浦佳慧介绍。除了辅助交通执法,无人机还帮助交警大队更好地了解道路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事故。

  无人机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在于能够协助交警快速发现并处置突发交通事故。3月8日中午,高架无人机正在内环高架新华路至吴中路开展视频巡查。当时,平峰时段突然出现道路拥堵。浦佳慧凭借工作经验,敏锐地察觉到可能是路段中出现事故。经过飞手操作,约30秒后,无人机就在内环吴中路出口处发现两辆车一前一后停在2号车道上。“事故驾驶员,高架交警无人机已拍摄现场,证据已固定,请开启双跳灯,停到前方导流线。”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喊话器,浦佳慧远程指导还没来得及报警的事故当事人撤离现场。随后,这起追尾事故通过快处易赔App完成了处理。这起事故的快速处理不仅得益于无人机的高清视频监测,还得益于其载有的喊话系统。通过喊话器,浦佳慧能够远程指导事故当事人采取正确的撤离方式,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无人机的高清视频监测也为事故处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以往,由事故发生导致的交通拥堵,民警很难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如今,盘旋空中的无人机能实现“秒级”响应,第一时间提供事发画面,精准掌握事故的形态、影响的车道,为后方指挥台安排警力、调度牵引车等提供依据。

  此外,对于巡查中发现的事故、抛锚等情况,民警可以通过无人机自带的喊话器指导当事人撤离现场,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同时,无人机拍摄并回传的现场画面也有助于交警更好判断事故责任。据统计,高架支队使用无人机参与处置事故、抛锚等警情后,平均处置时间减少了45%。

  无人机采集的画面,也为高架民警查处交通违法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开车浏览电子设备”一直以来是市民反响强烈的交通违法,不仅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还是追尾、变道等交通事故的“催化剂”。据介绍,目前高架交警通过大数据研判违法高发、常发性缓行路段,先后在内环周家嘴外上、中环军工立交、延安延东立交和南北新闸西下、沪闵龙漕东上、内环新华外上等6处点位试点开展无人机“空中”执法取证。除了“开车浏览电子设备”,还对“货车、摩托车闯禁”“压实线”“加塞”等易致祸易致乱交通违法加强查处。试点两个月以来,上述点位违法行为明显减少,110事故警情和秩序警情总数下降约60%。

  通过无人机巡视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成为民警及时发现和取证的主要依据,包括驾驶者打电话、实线变道等违法行为。民警可以迅速前往现场进行处置,保障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然而,浦佳慧指出,目前无人机拍摄画面只作为民警现场执法的证据依据,并不直接成为非现场执法手段。这意味着,除非目击者提供直接证据,无人机拍摄画面无法直接作为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依据。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