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台国外进口的磁共振加速器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时间:2024-04-12 09:46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近日,上海首台从国外进口的磁共振加速器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投入临床使用,意味着恶性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又增加了一件利器。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中国居民的健康。最新的癌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超过482万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张震表示,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被称为隐形手术刀。放射疗法用高能辐射照射肿瘤组织,达到杀死肿瘤的效果。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

  在传统的放射治疗过程中,用于诊断的成像设备和用于治疗的加速器是两套不同的设备。在治疗过程中,只能按照治疗前划定的既定“目标区域”进行,无法实时看到放疗过程。肿瘤和正常组织的成像。

  “精确放射治疗时代到来后,通过将成像设备和加速器结合在一台设备上,医生可以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肿瘤的状态和周围组织的运动,引导放射更准确地照射肿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的夏凡教授说。

  据报道,这次投入临床使用的磁共振加速器将磁共振和加速器结合在一起。通过高分辨率、无辐射的磁共振成像,实时显示患者肿瘤病变的清晰边界,就像给放疗医生增加了一双透视眼,可以全程监控肿瘤患者的病变状态,指导精准放射治疗。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胡表示,医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放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放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更便于控制,患者正常组织得到更好的保护。

  目前,治疗体系主要覆盖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等疾病。接下来,医院还将探索软组织肿瘤、食道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同时,一系列基于磁共振加速器的科学研究(包括基于MRLINAC的一站式自适应放疗的临床应用,以及MR引导的新辅助放化疗结合免疫疗法治疗直肠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

  据了解,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不断探索医疗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治疗水平,优化治疗流程。多项医学——工业交叉研究成果已投入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医院院长于贤军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瞄准国际前沿成果和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医疗技术创新驱动的新质量生产力,整合技术创新资源,不断改善人民健康福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