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在上海加注绿色甲醇燃料
全球航运物流公司马士基的一艘集装箱货轮在上海洋山港加注了一次燃料。这是马士基730多艘船舶无数次加注中的一次,但又是不同寻常的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位见证者赶到了洋山港加注现场,其中包括来自马士基的员工、航运行业的专家、媒体代表以及政府代表。这次燃料加注任务对于马士基来说非常重要。不僅是确保船舶能够安全运营,同时也能保证船舶能够按时抵达目的地。因此,马士基非常重视这次加注任务,并在两个月前特意进行了实战演练,以确保所有的操作都符合规定和要求。
一艘货轮在一次性加注后,几乎吸引了全球航运界的关注。这不仅仅是航运界的关注,能源领域也看到了新的市场,港口看到了新的需求,城市则看到了新的竞争优势。
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的燃料——绿色甲醇,是中国首次实现船-船同步加注的绿色甲醇燃料。
绿色甲醇之“绿”在于低碳环保,绿色甲醇之受关注也在于低碳环保。“绿色甲醇分为电制绿色甲醇和生物质绿色甲醇两种。”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副教授、上海化工化学学会“双碳”专委会成员李俊说,“前一种是通过绿电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后一种则由生物质(比如秸秆)转化而来。两种绿色甲醇合成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传统工艺至少减少70%和65%。”
航运业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无论是国际海事组织、欧盟还是我国政府,对推进减排要求越来越高,时间表越来越紧。因此,现在航运界已经意识到,不可能再观望等待,而是必须积极推进。”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真虹说。
这意味着航运业需要寻找新的燃料替代传统的重油。于是,低碳排放的绿色甲醇进入了马士基等全球航运业领军企业的视野。在马士基的示范下,甲醇动力船舶数量迅速增加。挪威船级社数据显示,2023年,以甲醇为燃料的船舶订单达到138艘,甲醇首次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的替代燃料。目前共有29艘能够使用甲醇的船舶在运营,同时还有228艘船舶在订购中,这表明,未来几年以甲醇为燃料的船舶将大幅增加。
其实,在这次盛大的绿色甲醇加注仪式背后,还有不少不为人知的幕后戏。其一,上海洋山港并不在“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此次航线上,“阿斯特丽德马士基”专程而来;其二,加注的绿色甲醇并非来自上海,甚至不是来自中国,而是从海外专程运送到洋山港的。
台前幕后都说明一件事:马士基特意选择了上海加注绿色甲醇,或者说,上海特意要通过马士基展现绿色甲醇加注的能力。目前,全球范围内,包括上海在内,也只有鹿特丹港等寥寥数个港口有船用绿色甲醇加注能力。在中国,上海更是第一个尝鲜者。
上海要抢这个第一,道理很简单:当集装箱货轮逐渐转向绿色甲醇为动力,哪里有加注能力,哪里就是未来更受欢迎的港口。马士基北亚区首席代表彦辞说:“当前,鹿特丹、新加坡是公认的燃料加注中心。未来,大量绿色能源将产自中国,上海很自然要发展出庞大的加注市场,与鹿特丹、新加坡比肩。”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说:“全球范围内,绿色甲醇加注都还处于示范阶段,所以上海一定要在绿色甲醇上发力。我们目前处于第一梯队,率先发力把全产业链打造起来,就可以在能源行业里弯道超车。”
上海抢这个第一,还有更大的“野心”——服务国际航运中心等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因为加注服务必然带来能源仓储需求,从而让上海成为能源集散地、交易地,而集散和交易又会带来金融需求。
马士基曾表示,2025年,公司18艘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全部交付后,马士基每年需要绿色甲醇75万吨。2030年,公司预计需要绿色甲醇500万吨,而2040年大概需要2000万吨。东方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的一份研究报告做过分析,假设马士基在航运业的运力占比不变,且2030、2040年绿色甲醇燃料在航运业整体的渗透进度与马士基同步,可以测算出2030、2040年全球航运业绿色甲醇需求量分别约为0.34、1.37亿吨。
不过,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种预测太乐观。毕竟绿色甲醇不是唯一选择,只是目前技术相对成熟,一旦其他技术成熟,航运企业可能会有更多元的选择。
这是否意味着绿色甲醇的应用前景有局限性?当然也不是。
李俊认为,绿色甲醇可以视为储绿氢的一种方式。氢最大的问题就是难储存、难运输,如果将绿氢转化成绿色甲醇,问题就迎刃而解。黄志峰也指出,绿色甲醇不应只被当成新型燃料,它替换传统甲醇的想象空间也很大。减少碳排放是全球的共识,如果打通成本传导机制,使得终端消费者认可绿色消费的理念,为绿色产品买单,绿色甲醇的应用前景就会变得更广。
当前,绿色甲醇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严重不足,全世界范围内,通过绿色认证、且大规模量产的项目极少。
好消息是,国内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绿色甲醇项目。在中国,多位投资界人士表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绿色甲醇投资热度明显上升。目前中国能建、国家电投、中国化学、中广核、中国石化等大型能源央企,以及中远海运、吉利控股、招商轮船等交通领域大型企业,还有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集团等民营新能源企业都已入局。
上海在抢第一,自然积极布局绿色甲醇全产业链。在储存和运输端,洋山港已改造出两个1万立方米的甲醇储罐,以及一艘舱容1.6万立方米的绿色甲醇加注船。“满足现阶段绰绰有余,但我们会进一步改造提升,提前为未来做准备。”罗文斌说。
在生产环节,今年3月30日,上海电气集团投资建设的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洮南开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首期建设绿色甲醇产能5万吨/年,计划在2025年产出首批合格甲醇,到2027年实现25万吨产能达产。作为先行者,上海电气已经与官方认证机构、咨询公司共同设计生产线、运输方式,以及确定合适的买家和加注手段,确保全流程每个环节满足绿色甲醇的认证要求。
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本地也正在下一盘大棋。据知情人士介绍,上海正在研究由上海城投、申能集团、华谊集团、上港集团形成绿色甲醇产业联盟,打通由生物沼气提纯到甲醇合成,再到运输和终端加注的全环节,实现绿色甲醇本地生产、本地供应。
在交易和认证培训方面,今年4月2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丹麦的绿色航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打造全球首个“甲醇船用燃料交易平台”。这一平台将为绿色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有效的工具来管理远期价格风险,并促进绿色甲醇实物交易的顺利进行。此外,丹麦绿色航运集团将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国内首个绿色甲醇培训认证中心,为船用燃料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培训和认证服务。通过这一合作协议的签订,临港新片区将借助丹麦绿色航运集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打造一个高效、可靠的甲醇船用燃料交易平台。该平台将有助于企业有效管理价格风险,降低市场波动对航运产业的影响,同时促进绿色甲醇实物交易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海事局在制度探索方面发布了《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甲醇加注技术规范和管理对象资质等要求,为国内船用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管理制度奠定了“上海标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