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位居世界城市前列

时间:2024-05-26 10:40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上海市在2023年将会迎来一番经济上的蓬勃发展。根据最新的数据,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72万亿元,位居世界城市前列。这一数字相较于2022年有了显著的提高,展示了上海市在经济发展上的强大实力。在口岸贸易方面,上海市的货物贸易总额也将达到10.7万亿元,保持全球城市首位。这一数字表明上海市在贸易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根据上海市政府最新的数据,上海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指数排名位列第六。这一排名无疑会促进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上海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国际航运中心方面,上海市的排名也升至第三。这一成就将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在国际航运中心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科技创新方面,上海市去年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日均新增科技企业达到37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突破了2.4万家。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昨天召开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情况介绍会上,上海公布了近年来的“成绩单”。伴随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也大幅跃升。上海正在加速推进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和全球韧性城市,旨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力量。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上海在经济、科技、文化、生态和人才等领域都在不断发展和提升。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并且正在加速向全球领先水平迈进。在科技领域,上海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入驻。

上海正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新动能。根据2023年的规划,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43.9%,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将分别达到1.6万亿元。上海已经搭建了国家级和市级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分别有3家和11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网络形成了以国家级为引领、市级为骨干、区级为支撑的企业技术中心的三级创新网络。这些网络聚焦于EDA、智能计算和人形机器人等方向,构建起产业生态型创新联合体,旨在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上海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也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框架,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迈进。在加速推进数字化和绿色化“两化转型”的过程中,上海累计建成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3家、示范工厂19家、优秀场景111个,是国家级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双料冠军”城市。同时,上海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2023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营收总额30813.0亿元,同比增长3.75%。

金融市场发展格局日益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持续增强。2023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37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今年一季度866.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35)排名中,上海位居全球第六位。中外金融持牌机构持续向上海集聚,截至2023年底,上海共有持牌机构1771家,其中外资持牌机构占比超过30%、达到548家。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功能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保持全国领先。

尤其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上海不断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浦东等八个区域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等先后落户上海。

全力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国际贸易中心持续提质升级。2023年上海口岸货物贸易总额达到10.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25.5%,占全球比重达到3.6%左右,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新型国际贸易同步加快发展,2023年离岸经贸业务企业名单扩展到577家。贸易型总部和功能性平台也加快集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千亿级市场平台数量达到1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971家。

枢纽港建设成效显著,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持续提升。2023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交易;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开启商业运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世界排名从2014年的第七位逐步升至2023年的第三位。

与此同时,上海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升航运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全球首条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已在“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正式发布;上海港LNG“船到船”加注作业实现常态化,2023年加注保税LNG26万立方米,已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加注港。

数智服务方面,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1.0版、“上海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空运通”上线运行;持续扩大区块链技术在港航领域的应用,2023年上海港区块链电子放货平台总放货提单35.64万票,同比增长21%,合计约105.16万标准箱。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持续强化。2023年上海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10%左右。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增长36.7%,其中市级财政支出265.3亿元,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达23.6%。

近年来,随着科技企业的发展,上海这个科技中心城市也在快速发展。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上海的日均新增科技企业数量将达370家,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10%。同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也突破了2.4万家,同比增长了15%。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可观的成果。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4850亿元,同比增长了21.1%。此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也达到了50.2件,这意味着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在不断壮大,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在此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一流科研团队和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力量共同构成了强大的科技力量。该地区以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为代表,稳步发展壮大。同时,启动了第二批28个联合攻关项目,旨在围绕该地区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需求,共同布局实施8个攻关项目。这些项目将有效地推动长三角地区科技水平的提升,并为实现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