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院团队研发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注射液”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上海市东方医院的消息显示,由刘中民团队研发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注射液”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这是我国在该领域迈出的首款药物。
我国目前有3.3亿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约有890万名患者患有心力衰竭,这个数字并不罕见。此外,这些患者的心血管疾病5年死亡率超过50%。目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和设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是否有突破性的新疗法呢?
贾文文主任在东方医院干细胞基地GMP实验室介绍道,干细胞具有控制和维持细胞再生的功能。从分化潜能而言,干细胞可以分为全能、多能和单能细胞。全能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在理论上可以诱导分化为机体中所有种类的细胞。例如,胚胎干细胞就具有这种能力。多能干细胞则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如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例,它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多种细胞类型的潜能。此外,干细胞还可以用于治疗和修复受损组织,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
“它是从脐带黏液质中提取的干细胞,具有组织修复、免疫调节、抗炎作用,并且免疫原性低,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尤其是在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骨骼和心肌等领域。同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还能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和减少炎症,对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刘中民介绍,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加。“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血运重建、细胞和基因治疗等临床手段,但大多会反复发作,无法解决心脏的真正问题。若走到最后一步——心脏移植,不仅供体少、创伤大、经济负担重,患者也较难回归社会,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东方医院早在2013年就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成立干细胞工程转化医学中心,打造了国内首个“干细胞存储—制备与质检—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转化应用”的全产业链。
刘中民还记得,在当时我国干细胞产业化政策未明的大背景下,上海先行先试,2014年,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投入2.55亿元打造干细胞产业基地,东方医院承担了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项目。此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注射液”的研发,便是其中一项成果,2017年作为上海市科委计划项目立项,2019年完成国家干细胞研究项目备案,今年1月正式获得药物临床试验Ⅰ期临床默示许可。
东方医院干细胞基地办公室主任汤红明介绍,临床前动物实验结果提示,通过小鼠心梗模型和猪冠脉结扎致心衰模型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注射液”可通过旁分泌作用调控心肌组织微环境,对于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心肌细胞组织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增加动物心功能,促进血管再生,减少心肌凋亡。
在全球范围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的研究现状如何?刘中民说,随机双盲研究目前共有12项,共入选823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使死亡率下降27%,再入院率下降47%,分钟步行距离增加117米,德国、日本分别有一款治疗心脏疾病的干细胞产品已上市。“我们希望研发出属于中国人群的新药,若能降低四分之一的死亡率,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将带来人力、物力与经济减负。”
2022年8月,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依托单位东方医院已签署《技术转让(合作)合同》受让相关技术及成果,将优先在中国开展药品注册申报及后续临床试验开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后,还有哪些关键技术瓶颈亟待攻克?
“相对于传统化学药物,干细胞质量检验在方法学验证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且表面标志物、周期、凋亡及细胞功能学等检项缺少标准品。”刘中民坦言,制备安全、合格、优质的细胞制品,是一条漫长的路,尤其需保证不同批次的质量均一化。“另一方面,动物实验可使用带有示踪剂的样本进行研究,进入人体后,干细胞到了什么器官、停留多久、能否解决问题,都需要审慎的数据支撑。”
据报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注射液的Ⅰ期临床试验主要针对35至75岁的严重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这些患者需要在开胸手术中接受干细胞注射治疗,以保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克服术后感染和出血等风险是确保受试者安全的关键。目前,所有受试者都来自东方医院。未来,该研究还将联合长三角地区的多家三甲医院,进一步扩大受试者群体,为该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进行充分的评估。
“从化学药物到物理疗法,再到细胞治疗,医学界已经迎来了‘第三次革命’。”刘中民先生说,干细胞医学如同“发展之翼”,期待上海在干细胞产业发展中抢占国际先机,未来形成集政策监管、产品孵育、成果交易与临床验证为一体的成果转化模式,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干细胞技术作为现代医疗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医疗的认识和理解。与传统药物疗法相比,干细胞疗法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且,干细胞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疾病预防和保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支持干细胞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