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
土地荒漠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会导致人类失去可以耕种的土地,而且还会加剧沙尘灾害,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高温干旱的沙地里种下一棵树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要想让树苗存活下来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三北”地区,沙区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想方设法,在一次次试验中不断探索植树种草的新模式。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如使用适宜的树种、优化种植方案、改良土壤、营造防护林带等,以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沙漠化的发生。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当地人摸索出了“深栽浅埋”法,这是一种将树苗栽种到一米深的沙坑中,但只回填半米深的土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树苗抵御风沙和干旱,同时减少了50%的浇水次数,并将苗木成活率从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在宁夏中卫,人们在沙面人工接种蓝藻等隐花植物,以促进形成生物土壤结皮。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固沙,而天然结皮的形成需要至少8年的时间,而人工培养只需要1年左右。在甘肃武威,科研人员将成片光伏面板布置在荒漠化土地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利用光能发电,还可以像遮阳伞一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有利于板下优质牧草、灌木等植物的生长。这种方法实现了发电、治沙和增收三重效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荒漠化治理方式。
这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突出的是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是各地沙区群众和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不同沙区的自然环境不同,栽什么树、种哪些草,种多少、怎么种,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自然规律而定。因此可以说,防沙治沙是一项科研工作,必须要有扎实的调研、试验和分析,确保绿化行动科学有效。否则,盲目绿化,脱离实际或违背自然,草木苗难以成活,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效果适得其反。
防沙治沙要讲科学、靠科技,也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5年多来,正因一代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在茫茫荒漠中播撒点点绿意,才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增收。
“三北”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庞大的工程,旨在改善中国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目前,该工程已进入第六期工程建设期(2021-2030年),这也是该工程的关键期,我们需要锚定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在这个关键期内,我们需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治沙又致富的双赢之路,实现治沙和致富的双重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展科技研发等,来推动当地治沙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的目标是将祖国北疆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治沙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经验,提高治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