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上海市学生龙文化全能赛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开幕
近日,第十一届上海市学生龙文化全能赛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洲)隆重开幕。本届赛事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文化创新和体育发展,同时也是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少年强则国强”号召,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届赛事共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龙舟赛、风筝赛和龙狮赛。其中,龙舟赛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和协作的运动项目,风筝赛则是一项挑战个人技巧和耐力的项目,龙狮赛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三个项目设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个组别,共有来自全市16区113所学校的140多支队伍,共3300余名选手参赛。
比赛开始了,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水面上穿梭,鼓声擂动,浪花飞溅,岸边的人群欢呼雀跃,人声鼎沸。
“我喜欢划船时乘风破浪的感觉,喜欢大家一起努力拼搏的样子,也喜欢划船时与水波搏击的刺激感。在龙舟运动中,我享受着团队协作和互相鼓励的感觉,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一名上海海洋大学队员兴奋地说道。龙舟运动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配合。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是国内龙舟运动的佼佼者,他们在国内外的大小赛事中屡创佳绩,被队员们称为“魔鬼教练”的迟焕祺功劳不小。据了解,这支由普通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全由大一学生组成,没人曾经接受过体育训练,入队前对于龙舟也大多一无所知。对于这些新手来说,能够加入龙舟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龙文化全能赛,是他们经历的第一次大赛。虽然我们之前没有接受过体育训练,但是我们通过努力和训练,不断地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龙舟技能和配合能力。在比赛中,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了团队和荣誉而拼搏。”一名队员感慨地说道。
“龙舟队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地方。在团队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要懂得去配合”“龙舟上的气质和氛围,和其他运动不一样”“我们在摇旗呐喊、鼓声震天中,感受到传承千年文化的魅力”……采访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参赛队员谈到了对龙舟的热爱,他们中许多人一周训练四到五天,一次至少2个小时,其中不乏女生。他们从试试看,变成了热爱,又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在迟焕祺看来,龙文化全能赛的持续举办,更好地推进龙舟课进学校,带给学生的感悟已远远超过了体育运动本身。
跳跃、扑腾、登高、翻转,队员们与龙狮浑然一体,上下翻飞、快速游走,又瞬间组成各种造型……在龙文化全能赛的龙狮赛场,敲锣的、打鼓的、舞龙的、舞狮的,济济一堂。舞龙舞狮不仅是男生的专利,其中还有不少女生,她们个个认真专注,表演惟妙惟肖。虹口区广中路小学五年级的小姑娘杨琬晴正在场上比赛,场边观赛的母亲双手握拳紧盯场上的赛况,表演结束后她长舒一口气,“我比她还紧张”。她说,女儿从二年级开始接触舞龙,改变很大,受益良多,“在舞龙中,她学会了什么叫坚持不懈,学会了什么是集体和团结!”她告诉记者,有一次比赛前女儿恰好生病,她劝女儿不要硬撑,却反倒被上了一课,“女儿告诉我,龙狮队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角色,少一个就舞不起来,只要能坚持,她一定要去”。
在龙文化全能赛上,很多孩子都有着和杨琬晴一样的故事。“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舞狮,练习挺累的,尤其是高难度动作,在教练的悉心指导和队友的帮助下,我一步步地坚持下来,学会了什么叫坚持不懈。”一名参赛队员说。
翻看龙文化全能赛的历史,也是“龙狮”进校园的历史。一些龙狮特色学校的老师说,将舞龙舞狮运动引进体育课堂,让学生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这项运动技能,还可以不断培养和增强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龙狮也是一种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整个舞动的过程是通过运动来解放天性、增强体能、培养美感、磨砺意志的教育过程。
“风筝上面的空气压力小,下面的空气压力大,因此产生了升力!”在风筝赛场,一名刚刚完赛的小选手讲解起了风筝的原理。这名小选手来自奉贤区齐贤学校,“创意风筝”是该校的传统德育特色课程,始于1988年,至今已经36载。据了解,学校自编风筝教材,围绕“扎、糊、绘、放”四艺,形成可供学生制作、放飞和探究的风筝教学用书。学校还设有专门的风筝教室,在那里,一双双小手拨弄轻薄绢绸、柔韧竹条和斑斓彩笔,“变”出一只只多彩风筝。
随着传统文化教育愈加受到重视,加上赛事的引领,风筝已经飞进越来越多上海中小学的课堂。在齐贤学校,老师周丽军表示,探索风筝相关的知识,激发了学生们跨学科学习的欲望,也传承弘扬了中国风筝文化,让更多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感受到了风筝这项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历史和文化的非遗特色项目的魅力。周丽军老师说:“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我们希望通过探索风筝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风筝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视为象征着飞翔、自由和梦想。
龙文化全能赛已经成为了本市青少年们感知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体育成果和实现知行合一的素质教育的平台。这种长期的发展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