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

时间:2024-06-29 09:49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最近,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布置,上海博物馆东馆重新向公众开放,增加了10个展示厅和互动体验区,展览总面积达到了展示空间的大约80%,每天的接待人数也增加到了2万人次左右。

  6月27日是重启首日,正值梅雨季节。那么,首批观众在重启首日参观时的体验如何呢?在新增的展厅中,有没有令人惊喜的创新展项呢?观众们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今天上午10点,阴雨天持续未歇,市民们也无法改变天气带来的不便。彭先生原计划在上午入场参观上博东馆,但由于天气原因他不得不匆匆赶来,赶紧前往散客入口处。记者看到,此时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已经站满了四条排队通道,陆续还有不少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虽然入口区域位于半开放空间,但是排队观众可以免受雨水的侵扰,相对舒适。

  “今天是重新开放首日,又遇到下雨天,我估计排队时间会比较久。”站在队伍尾端的彭先生看到,不少观众扶老携幼而来。不过,随着10时开馆,队伍很快动起来,彭先生在入口处套好雨伞,再过安检、刷身份证,进入东馆时不到10时30分,“比想象中顺利”。

  记者看到,验证闸机通道较年初开放时多了不少,每个闸机口都有工作人员在旁协助。13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上博东馆,虽仍有预约后续时段的观众赶来,但几乎不用排队。

  上博东馆入口处也进行了调整:年初时入口从北侧大门两端进入,重启后散客由地下一层东门进入,北侧大门入口则成为团队游客绿色通道。此前已来过两次的市民林先生原本没注意到预约小程序上入口变化的提醒,但下地铁后他刚走到东馆,就看到醒目的“参观入口”引导牌,指引散客和团队游客前往不同方向。“我正在看引导牌,就听到有人叫我‘散客请往这边走’。”林先生抬头发现,沿引导牌朝内的矮墙上,再次出现引导标志,还有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撑伞主动叫他。顺着工作人员指引绕到一侧,他看见朝向地下一层的电梯,旁边的保安也向他示意,“入口请乘电梯往下”。

  13时许,记者在上博东馆多个展厅走访发现,尽管客流量不小,但不少观众的观展体验尚可。一楼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馆客流量较大,但观众仍能贴近展柜细心观察文物。不少孩子戴着AR眼镜或语音导览设备,在文物前驻足欣赏。带着孩子前来的市民陈女士此前曾在上博东馆参观过“星耀中国”特展,“人多到挤在文物前时间久了都不好意思”。此次上博东馆重启,“人气也很旺,但观展体验不错”。

  文博爱好者胡先生进馆便直冲4楼考古馆,他喜欢“倒过来”逛展:“一般来说楼层较高的展厅一开始观众会少一些。”他发现,各展厅客流量分布相对均匀,体验感提升不少。

  “这个白瓷枕头下面做了个人开门的造型,原来不光是炫技,也是为了烧造时底部空气流通,防止炸裂。”在陶瓷馆里,记者看到一名观众将手机贴在耳边,向朋友介绍这件白釉镂雕殿宇人物枕的“门道”。这位观众正在使用“上博导览”小程序听免费讲解,“开馆前两天我还没找到这个小程序,今天用上了还挺方便”。

  在各展厅里,不少创新细节让观众感到满意。在陶瓷馆记者发现,许多展台在展柜下方延伸出一段,观众可以双手靠在上面更近距离欣赏文物,在钱币馆、玉器馆等展厅均有同样的设计。

  在一件元代卵白釉印花云龙纹高足杯前,一名观众趴在延伸出的平台上,举着手机拍摄文物正面,随后又双手举高,试图拍下文物内部的花纹,但抬头却发现花纹已被拓印出来,就在这件文物的背景里。这名观众告诉记者:“从文物的背景介绍、文物细节放大以及多媒体展示等方面来看,上博东馆这些创新确实让我收获更多知识。”

  陶瓷馆出口处一件康熙时期釉下彩青花瓷瓶前观众排起了队:国内外博物馆让观众触摸瓷片标本、文物原材料等互动项目不少,但直接触摸文物可谓开创国内同类展览先河。这里不仅用隔离栏杆划出排队区,还设有提示牌,提醒观众抚摸文物时避免拥挤、摘下手上饰品、保管好手机等易晃动的随身物品。记者看到,这件瓷瓶的底部向外微张,被固定在透明材料之中,轻轻抚摸并不会导致文物移位。尽管如此,站在这件瓷瓶边的安保人员时刻关注文物,提醒观众“不要晃动”“放好手机”。她告诉记者,观众参观期间这件文物全程有安保人员“陪同”,当排队观众越来越多时,立即有工作人员前来“增援”。

  “竟然能直接触摸文物!”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市民许先生鼓励孩子触摸文物,自己在旁边拍下这一刻。不少观众先俯身观察这件文物,然后才缓缓出手抚摸。而玉器馆入口处裸展的和田玉原石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上手”。

  “我都没想到能预约上。”彭先生是前天12时50分预约成功的。“之前看到消息中午12时预约程序上线,可一直显示‘当前访问人数较多,请稍后再试’。”直到12时20分许,他才刷出预约页面,却无法显示预约时段。“后来又刷了好几次,点了七八遍验证码,终于成功了。”可随后小程序又显示无法访问,直到下午他才再次进入小程序,立即将个人预约成功的页面截屏保存,“万一程序问题导致前面预约取消,至少截屏是证明”。

  当日傍晚时分,上博发布“致歉公告”,表示预约小程序因瞬时超大流量导致参观预约与购票程序出现故障。经紧急处理,东馆与人民广场馆常设展预约已恢复正常。

  尽管对重新开放首日排队、观展的感受不错,但彭先生也表示,“今天是工作日且开放的都是常设展厅,随着暑假高峰期到来、特展陆续开幕,博物馆还是需要对大客流有充分准备。”

  在下午1点30分左右,陶瓷馆的元明清部分突然传来一阵响声,让许多观众和工作人员都感到惊讶。原来,在这个展区,设计者搭建了一座高出地面的屏风式展柜,里面放置了文字说明和文物,将文物陈列在两侧。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文物,设计者还特别注意了空隙部分,足够一名成年观众穿过。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了许多观众都聚集在屏风式展柜附近,观察文物的侧面或是直接穿越。其中一位观众表示:“从视觉上看,这样的创新陈列非常美丽,但是安全问题仍需要我们关注。”陶瓷馆的展览创新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安全问题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人气旺盛的古代文明探索宫前,一些观众欲进之时才发现这一展厅需要单独预约。一些观众在扫描门口的二维码时,发现还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注册。对此,观众们感到疑惑,因为他们已经入馆参观过,而且当天还有其他预约名额可用。随着观众们开始登记注册,他们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登记在册。然而,当他们注册完成后,发现当天的预约名额已经全部满了。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参观这个展厅,他们需要等待下一批预约的名额。此外,一些观众发现,一些活动也需要再次预约。这让他们感到有些困扰,因为预约似乎像套娃一样复杂。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