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中 有6位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时间:2024-10-27 12:05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在今年的三大“人物奖”评选中,吴光辉院士和丁健院士荣膺科技功臣称号,共有10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荣获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4位专家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项,获奖者数量相较于往届有所提升。

  在备受瞩目的10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中,有高达6位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他们在量子科技、红外物理、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张亚林与张少霆这两位杰出的获奖者更是企业创始人,他们身先士卒,奋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最前沿。张亚林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而张少霆则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大显身手。他们分别带领各自的研发团队,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充分显示,中青年是上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198项获奖项目中,共有1856位完成人,45岁以下的有1133人,占比为61%。年纪最轻的第一完成人是1990年出生的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宋冰,他牵头的项目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

  国际科技合作奖彰显了上海在科技发展中秉承开放态度,致力于为全球科技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获奖者均为国际知名科学家。

  自2005年起,拉脱维亚裔美籍科学家、著名艾尔莎·瑞秋曼尼斯教授便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化学会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进入2013年,她与我国东华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包括博士生联合培养在内的一系列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科研人才。 在肿瘤功能基因组学领域,荷兰癌症研究所的雷内·贝尔纳茨教授当之无愧地是一位领军人物。自2013年起,他带领团队与我国科研团队紧密合作,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为我国在国际肿瘤研究领域的地位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德国莱比锡马普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岳尔根·约斯特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为中国数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此外,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配位化学实验室的荣誉研究主任简-皮埃尔·马乔拉教授也担任东华大学的顾问教授。他积极推动中法两国在纳米医学领域的合作,为两国在该领域的长期友好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