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目前,部分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过度使用且夸张的包装设计,给消费者营造出“份量充足”的错觉。然而,顾客拆封后常会发现实际分量与包装不成比例,不得不为那些无用的包装空间支付费用。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携手问卷网,针对1333名家长群体展开了一项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0.9%的家长认为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零食过度包装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86.6%的家长表达了强烈的监管期待。为了有效遏制过度包装,65.3%的家长建议厂商在包装上明确标示实际零食的体积或重量,而62.9%的家长则主张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那些不符合包装标准的产品实施严厉处罚。

杭州的自由职业者王秋中秋节买了一盒月饼,“一大盒里面一共九枚,大盒里面还有小盒子,单装盒子里面还有一个塑料的壳子,一个月饼,三个盒子来装。看着很精致,但是其实只有几个,每个也都不大,味道也很一般”。

武汉某公立医院护士陈昕感觉,平时买东西总能遇到包装过度的情况。比如一箱苹果,里面一共就10个,本身占不了多大地方,但加上箱子里面的隔断和垫子,就显得整个箱子很大。

调查中,80.9%的受访者觉得零食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其中30.8%的受访者觉得非常普遍。

王秋觉得,商品过度包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她看来,如果是怕挤压的商品,单独包装还能理解,但有些不怕挤压的商品也这样包装售卖,就很没必要了。“我之前买过一盒牛奶,看包装以为有24瓶,计算了一下单瓶价格,感觉很划算。但到家之后发现只有12瓶,包装盒里有一半都是空的,那平均下来每瓶的价格就很贵了。虽然在外包装不显眼的位置标明了12瓶,但有时候买东西不会看那么细的”。

哪些产品过度包装的现象比较常见?调查中,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膨化食品(59.2%)、网红零食(53.7%)、儿童零食(46.0%)、牛奶坚果(34.9%),其他还有:巧克力糖果(32.3%)、饼干饮料(31.4%)、茶叶酒类(24.2%)、化妆品(19.6%)、果蔬等生鲜食用农产品(15.8%)、生活用品(12.5%)等。

陈昕感觉,膨化零食里面充的空气比较多,看起来都是一大包,牛奶、坚果、糖果这些产品也往往会被过度包装。“我买的化妆品往往是很小一瓶,但经常会有一个很大的包装盒子,有的盒子还做得很精致,甚至有小机关和小巧思,但其实根本用不着,还不如多送几个样品”。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伟民说,零食公摊扩大,其实是厂商获利的一种方式。所谓零食公摊面积,是指零食的空间被无用的包装所占据。目前在市场上,部分零食“公摊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李伟民分析说,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样会凸显零食内外包装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包装上吸引消费者,但他指出,这样做忽视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有些甚至还构成欺诈行为。

过度包装现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这一问题表达了担忧。其中,61.1%的受访者认为过度包装存在缺斤少两的问题,涉嫌进行虚假宣传。60.8%的受访者指出,过度包装会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加剧环境污染。58.4%的受访者认为过度包装是商家利用包装手段误导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9.3%的受访者表示,过度包装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此外,24.0%的受访者担忧,从长远来看,过度包装现象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总之,过度包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例如,一件微不足道的产品,却常常被过度包装。首先,用塑料薄膜将其紧紧包裹,然后再用纸盒再包上一层,如此繁琐的程序,原本可以容纳两三个产品的包装,如今却只用于包装一个。这种做法无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的负担。 王秋女士对此现象深有感触,她认为,一些零食的包装存在无用的“公摊面积”,这无疑带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因为在购买过程中,许多人往往不会仔细查看产品的重量或个数,只是粗略地根据包装外观来选择,这就很容易陷入误区。而且,过度包装往往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不必要的额外费用。

北京的80后妈妈黄欣认为,过度包装实质上是商家为了追求“面子”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这种现象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更可能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当消费者被精美的包装吸引,打开后发现商品并不如预期时,难免会感到极度失望。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最终损害的是商家的信誉,对企业的发展持续性和市场竞争力都极为不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