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和田地区,一座座温室大棚孤零零地矗立在连绵的沙漠之中。走近一看,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众多植物正汲取着阳光和热量,从发芽到生长,再到绽放花朵和结出果实。
位于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植物工厂。在这座工厂内,三层高的栽培架上运用了先进的垂直立体多层空间无土栽培技术,使得水稻仿佛“住进”了高楼,单位面积的产量实现了显著提升。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而且更加令人惊喜的是,这里种植的水稻从定植到收获仅需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一周期远短于我国传统水稻生长的平均周期,通常需要120到150天。这种高效、快速的种植模式,无疑为沙漠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我们这次种的是当地的‘新稻1号’水稻品种,采用了快速繁育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森介绍,其中育秧时间15天,将水稻秧苗定植到立体栽培槽之后,整个生长周期只需要60天。
生长周期为何能大大缩短?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科研团队,通过快速繁育技术手段,实现了水稻生育期减半,且全年不分季节连续繁育的技术突破。
在植物工厂内,记者发现有很多LED灯,这是水稻快速繁育的“法宝”。科研团队成员史大炜介绍,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需求,不断调控光配方,实现精准补光,大幅缩短了水稻本身的繁育周期。
杨其长告诉记者,植物工厂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和根际营养。今年4月,首次试种的快速繁育水稻收获,亩产达1051.5公斤。5月份以来又收获两茬,亩产均超过1000公斤,目前第四茬正在培育。
“未来,我们在戈壁沙漠上也可以通过沙漠温室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探索粮食作物的高效生产。如果一年收获五茬的话,一亩地一年的产量就可以达到5000公斤左右,助力粮食安全。”杨其长说。
快速繁育水稻的秧苗从哪里来?科研团队成员杨俊给记者展示了立体循环式育秧机,“育秧机不停转动,光充分照射到每个植株上,让植株均匀地生长,15天就能完成育秧。一台育秧机占地仅10平方米左右,可以供应50亩水稻需要的秧苗。”
据介绍,这项快速繁育技术已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试验成功,但成都自然光比较弱,基本全部依赖人工补光,能源成本、运行成本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为此,科研团队把目光瞄准了新疆和田。
在和田地区,众多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于沙漠之中,这不仅得益于建设用地的低成本,更因为该地区日照时间之长。杨其长表示:“在这里,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并且还能有效地蓄积热量,从而实现无需燃煤来维持室内温度。”和田的沙漠环境成为了这一创新技术的理想试验场。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研究团队终于攻克了在沙漠温室条件下实现水稻快速繁殖生长的关键技术难题。
杨其长对成本进行了估算:“此类节能效果显著的沙漠连栋温室,每平方米的建设费用大约在350元左右。随着未来与新能源、机械化以及智能化设备技术的融合,其建设和运营成本预计将进一步降低。”
在广阔的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内,目前已建成4座先进的植物工厂。在这里,记者不仅见证了水稻的茁壮成长,还目睹了玉米、西红柿、人参果等多样作物生机勃勃地生长。如今,杨其长及其科研团队正致力于沙漠温室的研究,他们正探索大豆、玉米、小麦等主食作物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同时也在研究油菜、棉花和苜蓿等经济作物的繁殖技术。这一系列科研活动旨在为未来温室作物的快速繁殖、育种以及高效生产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将于11月8日在广州举行2024-10-26
- 新疆和田一座座温室大棚矗立在漫漫黄沙中 一派生机盎2024-10-26
- 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区建成2024-10-25
- 北京率先实现的境外银行卡“直刷”坐地铁 境外游客多2024-10-25
- 境外游客呈现深度游趋势 由纯粹的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2024-10-25
- 今年1月至9月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71.9万人次 同比增2024-10-25
-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杭2024-10-25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将于11月8日
- 新疆和田一座座温室大棚矗立在漫漫黄沙中
- “上海机场大脑”等多个成果亮相2024北外滩
- 2024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
-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 创造上海赢、
- “舞向巅峰”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专场演
- 记录光辉历程 首都园林绿化75年成就展近期
- 近5000位艺术家汇聚上海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
- 中国中央歌剧院在曼谷泰国文化中心上演经典
- 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居全球城市第二 已经
- 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将中国蒸馏酒的技术实
- 越剧《织造府》日前上演 展现了戏曲作品的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冠军争夺赛在
- 浦东超额建成开放第19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
- 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杨浦区第四届运动会
- 杨浦足球超级联赛八人制足球赛颁奖仪式在江
- 尽情释放多巴胺 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在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大家如何做
- 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会比常年同期偏高 25日
- “养生课”在线上引流后 把主战场延伸至线
- 老人每天听课打卡做笔记完成任务 花成千上
-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
- 今年以来全国有关“网购商品缺斤少两”的消
- 上海的一头獐从浦东北部的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 苏州交响乐团将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带
- 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将于2024年11月
- 上海发布国四柴油车淘汰更新补贴实施细则
- 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第九期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
- 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将在山东省威
- 上海首条新建市域铁机场联络线预计年内正式
- 培育本土巨擘未来可期 上海时装周想方设法
- “展品变商品”的魔力场 上海时装周对时尚
- 上海时装周通过引流时尚 起到提振消费市场
- 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
- 北京率先实现的境外银行卡“直刷”坐地铁
- 境外游客呈现深度游趋势 由纯粹的观光游向
- 今年1月至9月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71.9万
-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
- 截至今年9月底 全国已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
-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
- 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连续第6个月保持增长 前
-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新三样”、数字技
- 10月23日-27日 以“品质家居”为主题的第13
- 成都世运会第二次竞赛经理会议全体会议在成
-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发布。共有21
- 第136届广交会二期展览开展 展览总面积51.5
- 首条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将实现 共商共建
- 上海港位列保税LNG加注港全球前三 持续引领
- 今年1月至9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0.2
-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在上海虹口北外滩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