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最近,为了传承红色文化精髓,一场名为“艺江南·海上名家讲坛——庆祝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60周年”的活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隆重启动。舞台上,这部家喻户晓的《白毛女》经典片段如同一幅幅记忆中的画卷缓缓展开。

在演出启幕之际,上海芭蕾舞团总监辛丽丽携手“00后”年轻一代芭蕾舞者一同登台。遵照辛丽丽的指挥,年轻舞者们挺直脚背,展现出宛如天鹅般优雅的肩胛线条,生动地呈现了舞者们自晨光初露便开始的刻苦训练日常。

自80岁高龄的第一代“大春”扮演者,至第九代“00后”的“大春”,每一代演员踏入上海芭蕾舞团的门槛,首先便是学习《白毛女》的舞蹈。六十载岁月流转,这部作品已深深烙印为上海芭蕾舞团的“家传瑰宝”。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将歌剧版本《白毛女》改编成小型芭蕾舞剧在第五届“上海之春”试演,广受好评。在此基础上,精心修改的芭蕾舞剧《白毛女》逐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于1965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上首演并大获成功。

1989年3月,上海芭蕾舞团决定把《白毛女》带去加拿大。辛丽丽回忆,她作为上海芭蕾舞团第二代“白毛女”参加加拿大访问演出时,只有26岁。“那个年代中国艺术家的理念是一样的,就是想带着自己国家的作品,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早期参与《白毛女》演出的老艺术家们,对这部戏的情感尤为深厚。国家一级演员朱逢博,自1965年至1974年一直担任“喜儿”角色的主伴唱。岁月流转,数十载光阴荏苒,朱逢博再次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深情地唱响了那熟悉的旋律。“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她那嘹亮的歌喉,如春风拂面,激起了观众席上此起彼伏的掌声。

《白毛女》堪称将民族元素与芭蕾舞艺术巧妙融合的杰出代表。该舞剧的演出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将源自西方的芭蕾艺术形式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4-12-28 15:3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