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 重塑艺术边界

时间:2024-11-30 15:57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沉浸式演艺彻底颠覆了传统剧场中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陈规,它不仅重新定义了观演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赋予观众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在这里,演员们在表演的同时与观众进行着亲密的互动,观众不再仅仅是舞台上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戏剧世界中的积极参与者。在营造出的仿佛触手可及的戏剧氛围中,观众得以在剧情的海洋中畅游,每一步的行走,每一眼的凝视,都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观剧体验。

  观察当前的一些沉浸式艺术创作,部分作品似乎过于注重外在形式,部分创作者过分追求新颖和独特性,却忽视了内容的深度。此类作品虽能带来一定的视觉震撼,却往往缺少感染力和思想深度,难以获得长久的认可和喜爱。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传统艺术形式在满足观众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上面临重重挑战。而沉浸式表演艺术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满足了大众对个性、参与以及互动式文化体验的强烈愿望。

  晚上6点半,上海市江宁路与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一栋外表朴素的奶黄色建筑外,一群年轻人正有序地排起长队。这种情形,生活在附近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8年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以下简称《不眠之夜》)在这里首演,直到今天,观众的热情还未减退,演出所在地麦金侬酒店已经成为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沉浸式演艺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选择,也成为当代演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重新定义了观演关系:演员边表演边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打造出的近乎真实的戏剧世界中,观众可以较为自由地穿梭在剧情里,所到之处和所见之景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戏剧体验。

  多感官介入,重塑艺术边界

  沉浸式演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剧场的时空界限,通过改造或重新塑造某一空间,将其转变为互动式的演出场所,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并感同身受。这种沉浸感,源于对文本、表演、形象、声音和装置等多种元素的有机融合;也强调观众的全身心投入,包括大规模的场地互动、与演员一对一的交流,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故事叙事当中。可以发现,多感官介入,是沉浸式演艺区别于传统艺术表现的关键所在。

  以《不眠之夜》为例,这部较早尝试沉浸式戏剧的引进作品,不仅在视觉、听觉上给予观众强烈的冲击,还通过场景的布局、演员的行为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氛围。演出开始时,被随机分配到不同楼层的观众,都被要求戴上面具扮演一名“幽灵”,去探索莎士比亚《麦克白》如何在整栋大楼的上百个房间里立体上演。观众可以触摸每个房间中的道具,并从中找到探索剧情的线索,或去三女巫的房间里观看神秘占卜,或在小酒馆里围观麦克白与班柯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些剧情同时进行、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每位观众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体验《麦克白》的故事,使得每一次观看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冒险”。

  更好地与观众共鸣共情,是戏剧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早在20世纪初,打破镜框式舞台“第四堵墙”的戏剧观念开始萌芽,甚至发展为中心演出、观众围坐的环境式戏剧。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编排了很多街头剧,因地制宜地将四周环境与抗日救亡的剧情相结合。比如,剧作家陈鲤庭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以一对卖艺父女的悲惨遭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近在咫尺的表演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剧场戏剧、环境式戏剧风靡,对观演关系也进行了持续探索。随着现代舞台技术的提升、表现手法的丰富,戏剧家开始寻求更开放的演出形式,以增强观众与演员间的互动。这促进了环境式戏剧向沉浸式戏剧的转变。

  让戏剧舞台的边界无限拓展,环境式戏剧巧妙地将舞台延伸至非传统空间,通过精心营造的环境,极大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并与演员的表演完美融合,共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戏剧氛围。在这种戏剧形式中,演员们主要与周围环境互动,而观众则成为观察和见证者。相较之下,沉浸式演艺更加注重观众的深度参与,其体验也更具自主性。这种深度参与,离不开科技与艺术的紧密融合。数字影像技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这种表达方式增添了丰富的表现手法,既能够真实呈现,又能够充满意境。 在环境式戏剧中,智能灯光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根据剧情发展和观众的具体位置,自动调节亮度和色彩,甚至随着演员的动作而变化,使得整个表演过程呈现出强烈的连贯性和流动性。此外,智能音效设备也能模拟出逼真的声音效果,并能够根据观众的移动轨迹进行定向播放,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 为了进一步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一些可穿戴设备也应运而生。它们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剧情线索,还能在关键时刻提供互动提示,使观众在戏剧的海洋中更加畅游,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6-2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