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 重塑艺术边界
沉浸式演艺彻底颠覆了传统剧场中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陈规,它不仅重新定义了观演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赋予观众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在这里,演员们在表演的同时与观众进行着亲密的互动,观众不再仅仅是舞台上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戏剧世界中的积极参与者。在营造出的仿佛触手可及的戏剧氛围中,观众得以在剧情的海洋中畅游,每一步的行走,每一眼的凝视,都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观剧体验。
观察当前的一些沉浸式艺术创作,部分作品似乎过于注重外在形式,部分创作者过分追求新颖和独特性,却忽视了内容的深度。此类作品虽能带来一定的视觉震撼,却往往缺少感染力和思想深度,难以获得长久的认可和喜爱。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传统艺术形式在满足观众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上面临重重挑战。而沉浸式表演艺术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满足了大众对个性、参与以及互动式文化体验的强烈愿望。
晚上6点半,上海市江宁路与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一栋外表朴素的奶黄色建筑外,一群年轻人正有序地排起长队。这种情形,生活在附近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8年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以下简称《不眠之夜》)在这里首演,直到今天,观众的热情还未减退,演出所在地麦金侬酒店已经成为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沉浸式演艺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选择,也成为当代演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重新定义了观演关系:演员边表演边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打造出的近乎真实的戏剧世界中,观众可以较为自由地穿梭在剧情里,所到之处和所见之景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戏剧体验。
多感官介入,重塑艺术边界
沉浸式演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剧场的时空界限,通过改造或重新塑造某一空间,将其转变为互动式的演出场所,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并感同身受。这种沉浸感,源于对文本、表演、形象、声音和装置等多种元素的有机融合;也强调观众的全身心投入,包括大规模的场地互动、与演员一对一的交流,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故事叙事当中。可以发现,多感官介入,是沉浸式演艺区别于传统艺术表现的关键所在。
以《不眠之夜》为例,这部较早尝试沉浸式戏剧的引进作品,不仅在视觉、听觉上给予观众强烈的冲击,还通过场景的布局、演员的行为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氛围。演出开始时,被随机分配到不同楼层的观众,都被要求戴上面具扮演一名“幽灵”,去探索莎士比亚《麦克白》如何在整栋大楼的上百个房间里立体上演。观众可以触摸每个房间中的道具,并从中找到探索剧情的线索,或去三女巫的房间里观看神秘占卜,或在小酒馆里围观麦克白与班柯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些剧情同时进行、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每位观众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体验《麦克白》的故事,使得每一次观看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冒险”。
更好地与观众共鸣共情,是戏剧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早在20世纪初,打破镜框式舞台“第四堵墙”的戏剧观念开始萌芽,甚至发展为中心演出、观众围坐的环境式戏剧。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编排了很多街头剧,因地制宜地将四周环境与抗日救亡的剧情相结合。比如,剧作家陈鲤庭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以一对卖艺父女的悲惨遭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近在咫尺的表演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剧场戏剧、环境式戏剧风靡,对观演关系也进行了持续探索。随着现代舞台技术的提升、表现手法的丰富,戏剧家开始寻求更开放的演出形式,以增强观众与演员间的互动。这促进了环境式戏剧向沉浸式戏剧的转变。
让戏剧舞台的边界无限拓展,环境式戏剧巧妙地将舞台延伸至非传统空间,通过精心营造的环境,极大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并与演员的表演完美融合,共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戏剧氛围。在这种戏剧形式中,演员们主要与周围环境互动,而观众则成为观察和见证者。相较之下,沉浸式演艺更加注重观众的深度参与,其体验也更具自主性。这种深度参与,离不开科技与艺术的紧密融合。数字影像技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这种表达方式增添了丰富的表现手法,既能够真实呈现,又能够充满意境。 在环境式戏剧中,智能灯光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根据剧情发展和观众的具体位置,自动调节亮度和色彩,甚至随着演员的动作而变化,使得整个表演过程呈现出强烈的连贯性和流动性。此外,智能音效设备也能模拟出逼真的声音效果,并能够根据观众的移动轨迹进行定向播放,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 为了进一步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一些可穿戴设备也应运而生。它们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剧情线索,还能在关键时刻提供互动提示,使观众在戏剧的海洋中更加畅游,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沉浸式演艺赋予戏剧新的活力 正在开辟一片艺术新天地
- 2.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 重塑艺术边界
- 3.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拉开了2024年度赏秋季的序幕
- 4.虹口区欧阳路旧城区改建征收项目“二轮”以100%的签约率通过生效
- 5.今年1至10月上海口岸汽车出口数量达201.3万辆实现同比28.8%的增长
- 6.国家医保局公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
- 7.本届链博会首次增加了先进制造链馆 先进制造让生产更加高效
- 8.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将在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 9.我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
- 10.上海第七批次土拍10宗地块总成交价格307.08亿元
- 11.杨浦区内环高架(松花江路-杨树浦路)景观照明提升项目已全部完成
- 12.普陀区长征镇伯士路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预计一年取水1.8万立方米
- 13.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发现26个药物治疗新靶点 为精准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 14.10月份上海未出现污染日 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100%
- 15.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交付中国首艘Mark Ⅲ Flex薄膜式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 16.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向社会用户开放实验室开发的“书生·浦语”大模型
- 17.上海松江站站场总规模将达到9台23线 预计年均客流规模达2000万人次以上
- 18.上海七批次土拍开启 一举打破今年溢价率新高,成交总额230.21亿元
- 19.2024年全国电影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400亿元
- 20.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幕
- 21.上海越剧院年度大戏《雷海青》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
- 22.杭州湾北岸文史协作联盟2024年研究成果交流会在漕泾镇举行
- 23.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的员工代表们参观了乐筑小区
- 24.以“青年与文学的未来”为主题的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举办
- 25.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 巴金图书馆先期向上海市民开放
- 26.卡拉欧克共享K歌:创新娱乐模式助力社会价值实现
- 27.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三城冬季文化旅游推介会系列活动举行
- 28.满载745名旅客的Y473次旅游专列从河南安阳站发车驶向广西南宁
- 29.长春冰雪新天地正式取冰开建 雪地上堆成一座座“冰山”
- 30.不少年轻人使用“电动轮椅”作为代步工具游迪士尼 影响正常游玩
- 31.香港电影资料馆将举行“影像抒写——香港电影与都市文学”展览
- 32.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晚会在天桥艺术中心举办
- 33.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推优揭晓 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
- 34.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在匈牙利举办“国韵大同”黄智骞国风作品音乐会
- 35.2024上海未来岛第五届家门口工业博览会在普陀区桃浦镇未来岛举办
- 36.万里街道“比邻”幸福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发布
- 37.金山区山阳镇海龙馨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早市”受欢迎
- 38.上海代表团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的首个比赛奖项
- 39.上海海港队成为中超联赛和足协杯双冠王 上海申花队获得超级杯
- 40.“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4)”在世界地理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