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就业是民众生活的基石,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应着重于目标导向,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稳定以及物价合理上涨的良性循环。确保就业稳定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最为关键的优先任务。

如何让更多人稳固手中“饭碗”?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始终以推动高质量和充分就业为重要目标,不断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致力于维护就业市场的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到58.42万人,对于离校后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的比率高达93.78%。此外,还成功帮助15.17万名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以及为6.9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对求职者来说,今年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上海的招聘会越来越多了。

从大型展馆到繁华街区,从校内到校外,甚至在火车站,随处可见招聘活动。据悉,截至今年11月底,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共举办招聘会2100余场,提供岗位超38万个。

10月下旬,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大通道的“虹桥枢纽乐业空间”正式对外开放。这里距离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的步行时间不超过15分钟,空间不大,却“五脏俱全”,设有招聘功能区、咨询宣传区、休息会谈区、培训活动区等多个区域。

闵行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展就业服务,是希望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人流密集的优势,打造“来沪就业服务第一站”。这些天,不少人拉着行李箱,刚到上海就找起了工作,也有本地求职者闻讯而来。

要满足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群体,还需不断与时俱进,促进人岗匹配。中智咨询《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显示,目前“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传统支柱行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人才缺口较大。今年春节后上海首场综合性大型招聘会,就设置了“新质生产力”专区,颇受求职者青睐。

“现在年轻人找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元。这倒逼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真正服务好他们。”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丁洁观察到,“90后”“00后”求职者对“好工作”的期待往往甚于“有工作”,特别是许多高校毕业生以考公、考编为目标,一年没考上就再等一年,中间留下了漫长的空窗期,很不利于后续就业。

针对这一现象,上海市今年在高校毕业生报考和应聘本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相关岗位的条件要求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放宽。具体规定为,本市事业单位在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在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包括毕业当年)尚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此过程中,不再对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是否缴纳社保进行限制。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政策的出台旨在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期内勇于尝试,多尝试不同的工作机会,避免因“慢就业”而错失宝贵的就业机会。

为助力离校后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携手市、区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寻求增加就业途径,强化对关键行业岗位和实习岗位信息的汇总工作,同时将家庭经济困难和求职困难的学生群体作为特别关照和优先援助的重点对象。

发布时间:2025-01-01 09:4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