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湾著名果陀剧场以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自传式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为蓝本,精心改编推出了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该剧在台北举行了首演,自此开启了长达近14年的巡演之旅。在这期间,由知名导演杨世彭执导,金士杰、卜学亮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的这部舞台剧,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向超过50万观众传递了一场关于生命、告别的深刻对话。近日,《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最终巡回场抵达北京,随着本轮演出的落幕,这部作品也将暂时告别舞台。从观众的直观感受来看,这部作品似乎已经到了需要重新焕发活力的关键时刻。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的是由金士杰扮演的教授莫利与卜学亮扮演的学生米奇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莫利教授不幸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生命进入倒计时。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边缘,与他阔别16年的学生米奇带着复杂的情感找到他。在莫利教授坦诚的对话中,米奇逐渐卸下了心防。他们决定每周二见面一次,米奇亲自见证了渐冻症如何逐渐侵蚀莫利的身体,从最初还能勉强行走,到最终坐上轮椅,再到完全瘫痪在床。莫利的生命如同窗外的风景,逐渐变得黯淡,最终如同原野上孤独的树木。在这个过程中,莫利用他的智慧、幽默和真诚,启迪了米奇对理想、爱、生死、尊严等人生议题的思考,帮助这个一度迷失的年轻人找回了人生的方向。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更深刻地探讨了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今年夏天金士杰在北京主演的另一部话剧《父亲》,剧中,他的角色被阿尔茨海默病深深困扰。但与舞台设计、叙事手法颇用心思的《父亲》不同,不存在强烈戏剧冲突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极简的布景中平实道来,残月般的圆弧圈起一方空间,一架钢琴、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舞台,这使得整部作品极其倚重两位主演的表演。功底深厚的金士杰把莫利一角诠释得令人信服,无论是他的风趣宽容,还是他因疾病折磨而流露出的痛苦脆弱,金士杰都拿捏得相当到位。许多观众都提及一个片段令他们非常动容:当最爱的鸡蛋沙拉摆在面前时,莫利已经无法控制双手,他挣扎着、怪叫着尝试把沙拉送进嘴里,然而越是努力,眼前越是一片狼藉——人们究竟如何在绝症面前对待生死与尊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
然而,在演绎与金士杰的扎实且精彩的对手戏过程中,遗憾的是卜学亮似乎未能完全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他那略显琐碎的台词和表演,似乎有些超出应有的松弛度,一度让人感觉到松散的趋势,甚至让整场演出很多时候都变成了金士杰的个人表演。回顾2011年的首演,《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正是得益于对渐冻症的关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然而,十几年来,类似的题材在舞台上屡见不鲜。为了再次打动那些见多识广的观众,《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必须以更加真诚和真挚的情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2024年永达天恒·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开启第一赛段开赛2024-10-21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谷维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百花半夏颗粒的用法
-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迎来建造
- 上海崇明区竖新镇组织开展创城创
- 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
- 上海松江大学城东华大学先进低维
- 上海市体育局近日起草体育健身行
- 西瓜煲汤您值得尝试
- 苏州河工业区“我的半马苏河”青
- 我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总装机量逾
- 打造上海新文化名片 第六界上海
- 中国东航C919大型客机开始执行上
- 云南启动食品检查队伍岗前培训
- 小山楂牌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 “黄河明珠 美丽吴忠”文旅宣传
- 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将中国蒸馏
- 室内机器人学习全球挑战赛:清华
- 最新骗局又来啦!双11提货卡、红
- 第二十届新华路街道“新春楹联进
- 商务部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