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期,2024年中国报业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融入各行各业,而新闻传媒行业更是走在前列,被视为行业的“先锋军”。近年来,上海报业集团秉持“成为最懂科技的传媒集团”的愿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致力于推动集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集团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对生产机制进行了全面革新,旨在打造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 面向未来,上海报业集团将继续加快技术研发的迭代与融合,致力于构建AI超级平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采编流程中的全链深度应用。此外,集团还将全力以赴,在实现应用场景的商业闭环、培育集团数据资产、以及培养“内容+科技”相结合的复合型新质人才等方面加速发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

人工智能在新闻内容制作领域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总工程师王资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框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两个关键衡量标准:即内容制作的效率以及信息传播的速率。

四川日报社基于旗下智媒大模型,采用AI数字分身播报,可将制作周期缩短到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参与制作的人员也更少,更容易紧跟时事。如今,川观新闻数字记者数量增加至41个,数字记者生产的内容目前在其自有平台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全网触达量超过8000万人次。

上报集团也是数字人试水的先行者。上报集团积累的300多套虚拟数字资产可以赋能各媒体生产1700小时以上视频内容,批量化生产具有高质量场景感和沉浸感的创新报道。依托“AI数字人融媒创作平台”,上报集团旗下媒体实现了轻量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4小时不间断提供新闻报道。上报集团打造的70个数字人,既是70位人气主持人,也是70个量身定制的节目栏目,更是70套全流程、智能化、自动化的融媒生产工具。

提升新闻内容制作效率至关重要,而加快新闻的传播速度则更为关键。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AI在支持大规模、标准化和快速的基础内容生产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作用。以界面财联社为例,引入大模型辅助后,其内容产出能力增长了三倍,发布速度也显著加快。

在活动现场,MiniMax的创始人闫俊杰亲自演示了一段由AI驱动的文生视频。该视频无论是从细节的精确处理还是画面创意的独到之处,都达到了专业水准。闫俊杰表示:“制作这样一条视频,传统广告可能需要花费数万美元,而互联网广告也至少需要几百美元。然而,借助AI技术,这一成本仅需1美元。”他认为,AI技术正在重新塑造专业的门槛,虽然传媒行业面临着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24-12-24 17:3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