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深化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数字化转型》长三角如何探索打造
时间:2023-04-03 22:12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由上海市经济学会、闵行区国资委和百昌科技联合主办的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日前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谋划推进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上海市经济学会和百昌科技联合课题组介绍了《新形势下深化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上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的大背景下,上海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区位优势,积极争取相关支持,推广拓展“闵行·百昌模式”,以提供优质高效的不良资产处置专业服务为切口,探索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并基于前期调研初步论证了平台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推进路径。
作为由上海闵行区政府直属国企——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国有混合所有制公司,百昌科技扎根闵行、立足上海,积极开展不良资产处置服务领域的属地化布局,形成了以“专业+科技”为基础的O2O商业模式,网络、品牌已拓展到长三角及全国。百昌科技董事长黄振宇现场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和数字化产品,并介绍了创办公司的初衷、B轮融资情况和团队在精准撮合、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优势。目前,百昌已在全国成立18家子公司展业和属地化布局,近距离地与全国4604家金融机构,500家拍卖行,200个城市处置服务商、律师开展常态化业务合作。
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认为,加快构建不良资产处置全国性市场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度率先开展探索,定位高、意义大。不良资产的非标性决定了它需要线上线下的叠加,百昌科技线上汇集专业服务,线下探索全国化布局,方向是对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打造平台的可行性和基础是有的,但也有不少困难需要继续努力克服。比如,本身行业处在初步成型的阶段,开展区域性试点,涉及到不同领域、多个部门,需要在资源汇集、数据安全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赋能。
东方资产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阳认为,国内资产管理公司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信息化转型。但这个行业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突破现状和规则,是有挑战性的,既需要合理解决时间空间问题,也需要手段方法的创新。包括资本的退出机制、定价标准等也都需要考虑,这项命题公司也在探索当中,建议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大家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表示,从国家层面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建立统一要素大市场诉求迫切,不良资产可以成为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探索搭建线上线下同步服务的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功能性平台十分有意义。但要看到,不良资产处置是高门槛、高专业度的行业,从行业本身出发建设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存在一定难度,而建设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建设,还涉及到跨省协调等问题,困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认为,谋划推进平台建设,首先要强化联动,特别是要发挥政府组织力量优势,增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助力企业整合资源,将来在进博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打造行业高峰论坛,意义重大。对企业而言,则要在强化平台功能上继续下功夫,提升中介服务能力,特别是交易撮合服务,加大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
原市委副秘书长张广生则对建设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等压力,不良资产处置的需求预计将持续会增长,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和联系历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中心落地长三角有优势、有基础,先夯实长三角,再走向全国,步骤合力。另一方面,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重要目的是提升资源配置功能,不良资产处置实际上也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因此探索推进平台落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有重要意义。但要看到,不良资产处置过程本身也是资源重新配置和产业再分工的过程,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必须在服务端、资产端以及资金端三个端口的合作方整合接入平台,并在政策、规则和机制上持续探索。
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主任严旭认为,平台的定位要更加清晰,打造服务平台,就要按照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公司的主责主业,扎扎实实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防范风险等做强服务、做优功能,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
研讨会最后,上海市经济学会周振华会长肯定了以上海为基点打造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的出发点,建议课题组结合专家意见,对平台定位与服务模式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更为成熟的建设方案。
会上,上海市经济学会和百昌科技联合课题组介绍了《新形势下深化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上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的大背景下,上海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区位优势,积极争取相关支持,推广拓展“闵行·百昌模式”,以提供优质高效的不良资产处置专业服务为切口,探索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并基于前期调研初步论证了平台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推进路径。
作为由上海闵行区政府直属国企——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国有混合所有制公司,百昌科技扎根闵行、立足上海,积极开展不良资产处置服务领域的属地化布局,形成了以“专业+科技”为基础的O2O商业模式,网络、品牌已拓展到长三角及全国。百昌科技董事长黄振宇现场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和数字化产品,并介绍了创办公司的初衷、B轮融资情况和团队在精准撮合、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优势。目前,百昌已在全国成立18家子公司展业和属地化布局,近距离地与全国4604家金融机构,500家拍卖行,200个城市处置服务商、律师开展常态化业务合作。
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认为,加快构建不良资产处置全国性市场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度率先开展探索,定位高、意义大。不良资产的非标性决定了它需要线上线下的叠加,百昌科技线上汇集专业服务,线下探索全国化布局,方向是对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打造平台的可行性和基础是有的,但也有不少困难需要继续努力克服。比如,本身行业处在初步成型的阶段,开展区域性试点,涉及到不同领域、多个部门,需要在资源汇集、数据安全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赋能。
东方资产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阳认为,国内资产管理公司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信息化转型。但这个行业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突破现状和规则,是有挑战性的,既需要合理解决时间空间问题,也需要手段方法的创新。包括资本的退出机制、定价标准等也都需要考虑,这项命题公司也在探索当中,建议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大家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表示,从国家层面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建立统一要素大市场诉求迫切,不良资产可以成为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探索搭建线上线下同步服务的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功能性平台十分有意义。但要看到,不良资产处置是高门槛、高专业度的行业,从行业本身出发建设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存在一定难度,而建设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建设,还涉及到跨省协调等问题,困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认为,谋划推进平台建设,首先要强化联动,特别是要发挥政府组织力量优势,增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助力企业整合资源,将来在进博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打造行业高峰论坛,意义重大。对企业而言,则要在强化平台功能上继续下功夫,提升中介服务能力,特别是交易撮合服务,加大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
原市委副秘书长张广生则对建设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等压力,不良资产处置的需求预计将持续会增长,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和联系历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中心落地长三角有优势、有基础,先夯实长三角,再走向全国,步骤合力。另一方面,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重要目的是提升资源配置功能,不良资产处置实际上也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因此探索推进平台落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有重要意义。但要看到,不良资产处置过程本身也是资源重新配置和产业再分工的过程,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必须在服务端、资产端以及资金端三个端口的合作方整合接入平台,并在政策、规则和机制上持续探索。
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主任严旭认为,平台的定位要更加清晰,打造服务平台,就要按照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公司的主责主业,扎扎实实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防范风险等做强服务、做优功能,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
研讨会最后,上海市经济学会周振华会长肯定了以上海为基点打造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的出发点,建议课题组结合专家意见,对平台定位与服务模式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更为成熟的建设方案。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24-03-18
2023-04-15
2013-06-03
2023-04-12
2023-04-06
2023-04-04
2023-04-19
2023-04-08
2013-06-03
2023-04-20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