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全面启动年度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时间:2023-04-22 14:17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绿色瀛洲,创文明之城;生态崇明,聚全民之力”,自2015年崇明正式获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崇明全面启动2015-2017年度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年来,创城这个词成了生活在崇明这座生态岛上所有人的生动实践。创城,正让崇明无数的家庭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让崇明的生态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目标任务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事关全岛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为此,崇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专门成立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和五个指挥部(安全保序指挥部、市容环境指挥部、社会动员指挥部、服务环境指挥部、未成年人工作指挥部),各部门各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齐抓共创的组织领导体系。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代表、委员定期听取创城工作通报,开展专题巡查。
崇明按照中央标准、落实市委要求、结合崇明实际,制定了《崇明创城三年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为了狠抓创城任务落实,崇明以建立多级目标责任制的方法,将创建任务要求从牵头部门、责任单位,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域创建。
注重价值引领
提升文明素养
三年来,崇明始终把提升人的素质贯穿于创城的全过程,以多形式、多角度、多点位的宣传教育、价值引导,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作为主流正能量,以广播电视、新媒体、广告、主题歌曲等方式走进各类、各级宣传阵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市民修身行动,以修身睦邻点作为主阵地,通过“读好书、学好人、做公益、改陋习、守信用、建生态”六大主题活动,注重厚实人的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注重典型引领,建立“美德瀛洲,身边好人”常态选树机制,并通过“道德模范、最美崇明人”的表彰,原创剧作展演等,大力弘扬典型事迹,激发社会正能量。涵育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崇明端午季”、“孔子文化节”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布诚信“红黑榜”,使诚信、美德之风传扬瀛洲各地,让奉献、乐善之流浸润百姓心间。
提升群众满意度
激发市民参与度
“创建为民,群众才会支持;创建惠民,群众才能满意”,崇明创城始终把老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城成为最大的实事工程、民生工程。
安居乐业,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与老百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为此全区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百姓生活环境、回应百姓生活需求。建成10家标准化菜场、取缔12处马路菜场、对全区52家集贸市场实行定期督查,为百姓营造整洁、便利的买菜、购物环境。通过开展居住小区“六不行动”提升百姓居住品质,深化物业“走百家门、知百家情、做百件事”活动,整改各类问题4412件,并组建了4450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居民安全感逐年上升。深入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拆除各类违法建筑,不断提升世界级生态岛宜居水平。与此同时,崇明也借创城之机对交通环境展开整治、管理,为崇明构建一个文明、安全的交通环境。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满意”是创城的工作目标,全区11.3万志愿者积极参与创城。深化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以党员带头引领的方式,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
落实“生态+”理念
实现“+文明”成果
生态是崇明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生态岛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此崇明用“生态+”加出文明、加出成果、加出幸福。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结合生态岛建设实际,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五美社区”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村美人和谐的最美乡村。深化生态文明村、文明走廊、市文明镇、五星级文明户等群众创建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格局。全区8个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5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8万户城乡家庭参与星级文明户创建,其中五星级文明户近3万户,298条道路建设生态文明走廊。投入纯电动公交车283辆,建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点256个。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配备了干湿垃圾桶34.5万组,在全市率先推行居住小区全覆盖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崇明三岛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收运存处”体系。
推动创建长效开展
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创城是一件精细活、也是场持久战,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领相关区级部门,先后3次分组督查指导乡镇创城工作。区创建办对全区创城工作开展全覆盖、常态化联系督查。三年来,区创建办督办单、通报单整改反馈率达100%,同时通过12345市民热线和“上海崇明”等网络监督平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分别制定区级机关、乡镇创建考评办法。建立日常考评机制,实行单月测评、双月互评、季度第三方模拟测评,对测评成绩及时通报,并与文明单位创建、年度创建考核相挂钩。建立创城问责机制,确保创建责任落到实处。
三年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了巨大成果,为崇明成功入围2018—2020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区提名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你我共同的家乡,携手并肩、同心同行,做一个文明的崇明人,为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砥砺前行!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目标任务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事关全岛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为此,崇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专门成立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和五个指挥部(安全保序指挥部、市容环境指挥部、社会动员指挥部、服务环境指挥部、未成年人工作指挥部),各部门各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齐抓共创的组织领导体系。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代表、委员定期听取创城工作通报,开展专题巡查。
崇明按照中央标准、落实市委要求、结合崇明实际,制定了《崇明创城三年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为了狠抓创城任务落实,崇明以建立多级目标责任制的方法,将创建任务要求从牵头部门、责任单位,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域创建。
注重价值引领
提升文明素养
三年来,崇明始终把提升人的素质贯穿于创城的全过程,以多形式、多角度、多点位的宣传教育、价值引导,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作为主流正能量,以广播电视、新媒体、广告、主题歌曲等方式走进各类、各级宣传阵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市民修身行动,以修身睦邻点作为主阵地,通过“读好书、学好人、做公益、改陋习、守信用、建生态”六大主题活动,注重厚实人的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注重典型引领,建立“美德瀛洲,身边好人”常态选树机制,并通过“道德模范、最美崇明人”的表彰,原创剧作展演等,大力弘扬典型事迹,激发社会正能量。涵育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崇明端午季”、“孔子文化节”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布诚信“红黑榜”,使诚信、美德之风传扬瀛洲各地,让奉献、乐善之流浸润百姓心间。
提升群众满意度
激发市民参与度
“创建为民,群众才会支持;创建惠民,群众才能满意”,崇明创城始终把老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城成为最大的实事工程、民生工程。
安居乐业,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与老百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为此全区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百姓生活环境、回应百姓生活需求。建成10家标准化菜场、取缔12处马路菜场、对全区52家集贸市场实行定期督查,为百姓营造整洁、便利的买菜、购物环境。通过开展居住小区“六不行动”提升百姓居住品质,深化物业“走百家门、知百家情、做百件事”活动,整改各类问题4412件,并组建了4450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居民安全感逐年上升。深入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拆除各类违法建筑,不断提升世界级生态岛宜居水平。与此同时,崇明也借创城之机对交通环境展开整治、管理,为崇明构建一个文明、安全的交通环境。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满意”是创城的工作目标,全区11.3万志愿者积极参与创城。深化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以党员带头引领的方式,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
落实“生态+”理念
实现“+文明”成果
生态是崇明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生态岛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此崇明用“生态+”加出文明、加出成果、加出幸福。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结合生态岛建设实际,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五美社区”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村美人和谐的最美乡村。深化生态文明村、文明走廊、市文明镇、五星级文明户等群众创建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格局。全区8个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5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8万户城乡家庭参与星级文明户创建,其中五星级文明户近3万户,298条道路建设生态文明走廊。投入纯电动公交车283辆,建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点256个。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配备了干湿垃圾桶34.5万组,在全市率先推行居住小区全覆盖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崇明三岛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收运存处”体系。
推动创建长效开展
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创城是一件精细活、也是场持久战,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领相关区级部门,先后3次分组督查指导乡镇创城工作。区创建办对全区创城工作开展全覆盖、常态化联系督查。三年来,区创建办督办单、通报单整改反馈率达100%,同时通过12345市民热线和“上海崇明”等网络监督平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分别制定区级机关、乡镇创建考评办法。建立日常考评机制,实行单月测评、双月互评、季度第三方模拟测评,对测评成绩及时通报,并与文明单位创建、年度创建考核相挂钩。建立创城问责机制,确保创建责任落到实处。
三年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了巨大成果,为崇明成功入围2018—2020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区提名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你我共同的家乡,携手并肩、同心同行,做一个文明的崇明人,为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砥砺前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24-03-18
2023-04-20
2023-04-08
2013-06-03
2023-04-12
2023-04-15
2013-06-03
2023-04-04
2023-04-06
2023-04-19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