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大幕正式拉开
时间:2023-04-21 12:50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文明是精神面貌的体现,可以推动这个城市的发展。
2015年的初春二月,生态崇明激荡起一幅万众创城、共建美丽崇明的春景——承载着美好愿景和群众期盼,崇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大幕正式拉开。时间如梭,创城即将迎来终考。过去三年,全区各级组织以创城为统领、以规划为蓝本,层层深化落实、细化推进,“创城”的脚步,伴随着生态岛建设与百姓福祉深度融合的理念,一路欢歌,共赴文明之约。
乱摆摊“走”了 道路宽敞了
环境面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举止,体现社会文明程度。三年创城,崇明百姓感受最深的当属“环境之变”。从城镇到农村,皆有喜人改变。
曾几何时,在城桥镇桥镇菜场附近,无证乱设摊现象成为“顽疾”,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杂货的,占满马路两侧,并不断向马路中心靠拢,屡治无果。“当初觉得路边的菜比菜场便宜,骑个自行车随停随买,方便。”家住附近金月湾小区的张阿姨回忆道,不过,当无证摊贩越来越多,致使马路越来越窄、交通越来越乱、环境越来越差,她买菜的好心情也渐渐消退,转而和很多人一样希望“有人管管”。类似的“脏乱差”集贸市场在崇明很多乡镇都曾存在。
2015年2月,创城启动伊始,区创城服务环境指挥部便围绕创城目标要求,堵疏结合、建管并举,着手解决各乡镇集贸市场乱象。3年来,全区18个乡镇先后投入1200万元资金对集贸市场进行了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常态长效管理的整治提升,改造面积10万余平方米,取缔马路菜场12处。至2016年底,目标责任书完成率达91%。
除了对集贸市场秩序加强整治和管理,崇明还不断创新机制,落实长效管理,严管占道经营、跨门经营等无序设摊现象,加大对水果店等商铺跨门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流动摊贩,合理设置疏导点,基本杜绝无序设摊现象,大大改善了全区环境面貌。
群众发现,道路变“宽”了,变干净了,而门店的生意也更红火了。
全民合奏“文明曲”
有些人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街道上随处丢弃的垃圾却无动于衷;有些人口中脏话连篇,却不以为耻……文明不只是在口头上做文章、喊口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现实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上。
创城需要崇明市民做些什么?
堡镇“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团队给出答案——让崇明变得更美。堡镇港周围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江堤,常有市民来这里休闲游玩。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不少垃圾随潮水漂上岸,给美景蒙上了阴影。堡镇的几个年轻人见到后,便自发前往江堤周围清除垃圾,并组成“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团队。如今,团队人数不断壮大,“净滩”活动持续进行。
庙镇芬芳艺术团的成员和城桥镇聚训村的村民给出答案——传递正能量。庙镇芬芳艺术团以农村中常见的农户自己屠宰、卖肉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创作沪剧小戏《卖肉》,反映出与创城不符的流动设摊和无证经营等问题,贴近生活,观众看后感触颇深。而聚训村的村干部和文艺爱好者则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力量》,以村干部发动村民种甜芦粟、党员带头拆违、村民仇永飞勇救落水儿童三个故事,向观众传递聚训村干部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城中展示的正能量。
来自向化镇的倪汉生和丁松泉也有自己的答案——要当创城“啄木鸟”。倪汉生和丁松泉退而不休,自创城开始以来,两个老伙伴形影不离,开着自己的车,每天结伴在向化镇“巡查”,发现并解决各种与创城相悖的问题和现象,三年来从未间断。问题解决了不少,油钱也没少花,但看着巡查途中停车次数越来越少,两人的心里美滋滋。
创城以来,越来越多的崇明百姓发挥主人翁精神,甘当创城志愿者,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他们的努力付出也感染着身边人,凝聚起一股朝着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建设更加美好崇明的目标迈进的强大力量。
干部主动作为当表率
群众是最朴实的,眼睛也是最雪亮的,创城工作是否“一阵风”“两张皮”,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要使创城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必须进一步转变。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今年初,港西镇党委会专题研究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实施领导带头参加环境洁净日志愿活动的方案。该镇盘西村一处公益林中存在垃圾偷倒点,镇党政主要领导获悉后,亲自带队,与镇机关干部一起,撸起袖子清除垃圾。在镇领导的带动示范下,全镇上下工作热情高涨,各村自查自纠,自我整改,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主动发现和解决了一批存量问题。
横沙乡党委牢牢抓住志愿者队伍建设这一平台和载体,建立“同梦者”、“同行者”微信朋友圈,深入推进解决创城中的瓶颈问题。同梦者是问题发现组,同行者是问题解决组,乡党政班子成员则成为两者共同的“朋友”,不时查问整改进度,统筹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并对整治成效进行点评。“双同圈”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横沙乡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责任意识,推动作风转变,“一把手”思想上从“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过去,有的村支部书记就怕上级巡查,担心查出问题吃批评、丢面子,现在不仅真诚欢迎上级部门的检查、抽查,还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一起进行自我查纠。
办好“小事情”才能赢得“大满意”。三年来,崇明注重把创城的过程转变为领导转作风、干部提素质、服务上水平的过程,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示范引导群众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办实事、胸怀全局谋长远,远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转变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是城市的持久魅力。沿着文明城市的创建之路,崇明的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2015年的初春二月,生态崇明激荡起一幅万众创城、共建美丽崇明的春景——承载着美好愿景和群众期盼,崇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大幕正式拉开。时间如梭,创城即将迎来终考。过去三年,全区各级组织以创城为统领、以规划为蓝本,层层深化落实、细化推进,“创城”的脚步,伴随着生态岛建设与百姓福祉深度融合的理念,一路欢歌,共赴文明之约。
乱摆摊“走”了 道路宽敞了
环境面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举止,体现社会文明程度。三年创城,崇明百姓感受最深的当属“环境之变”。从城镇到农村,皆有喜人改变。
曾几何时,在城桥镇桥镇菜场附近,无证乱设摊现象成为“顽疾”,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杂货的,占满马路两侧,并不断向马路中心靠拢,屡治无果。“当初觉得路边的菜比菜场便宜,骑个自行车随停随买,方便。”家住附近金月湾小区的张阿姨回忆道,不过,当无证摊贩越来越多,致使马路越来越窄、交通越来越乱、环境越来越差,她买菜的好心情也渐渐消退,转而和很多人一样希望“有人管管”。类似的“脏乱差”集贸市场在崇明很多乡镇都曾存在。
2015年2月,创城启动伊始,区创城服务环境指挥部便围绕创城目标要求,堵疏结合、建管并举,着手解决各乡镇集贸市场乱象。3年来,全区18个乡镇先后投入1200万元资金对集贸市场进行了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常态长效管理的整治提升,改造面积10万余平方米,取缔马路菜场12处。至2016年底,目标责任书完成率达91%。
除了对集贸市场秩序加强整治和管理,崇明还不断创新机制,落实长效管理,严管占道经营、跨门经营等无序设摊现象,加大对水果店等商铺跨门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流动摊贩,合理设置疏导点,基本杜绝无序设摊现象,大大改善了全区环境面貌。
群众发现,道路变“宽”了,变干净了,而门店的生意也更红火了。
全民合奏“文明曲”
有些人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街道上随处丢弃的垃圾却无动于衷;有些人口中脏话连篇,却不以为耻……文明不只是在口头上做文章、喊口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现实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上。
创城需要崇明市民做些什么?
堡镇“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团队给出答案——让崇明变得更美。堡镇港周围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江堤,常有市民来这里休闲游玩。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不少垃圾随潮水漂上岸,给美景蒙上了阴影。堡镇的几个年轻人见到后,便自发前往江堤周围清除垃圾,并组成“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团队。如今,团队人数不断壮大,“净滩”活动持续进行。
庙镇芬芳艺术团的成员和城桥镇聚训村的村民给出答案——传递正能量。庙镇芬芳艺术团以农村中常见的农户自己屠宰、卖肉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创作沪剧小戏《卖肉》,反映出与创城不符的流动设摊和无证经营等问题,贴近生活,观众看后感触颇深。而聚训村的村干部和文艺爱好者则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力量》,以村干部发动村民种甜芦粟、党员带头拆违、村民仇永飞勇救落水儿童三个故事,向观众传递聚训村干部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城中展示的正能量。
来自向化镇的倪汉生和丁松泉也有自己的答案——要当创城“啄木鸟”。倪汉生和丁松泉退而不休,自创城开始以来,两个老伙伴形影不离,开着自己的车,每天结伴在向化镇“巡查”,发现并解决各种与创城相悖的问题和现象,三年来从未间断。问题解决了不少,油钱也没少花,但看着巡查途中停车次数越来越少,两人的心里美滋滋。
创城以来,越来越多的崇明百姓发挥主人翁精神,甘当创城志愿者,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他们的努力付出也感染着身边人,凝聚起一股朝着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建设更加美好崇明的目标迈进的强大力量。
干部主动作为当表率
群众是最朴实的,眼睛也是最雪亮的,创城工作是否“一阵风”“两张皮”,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要使创城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必须进一步转变。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今年初,港西镇党委会专题研究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实施领导带头参加环境洁净日志愿活动的方案。该镇盘西村一处公益林中存在垃圾偷倒点,镇党政主要领导获悉后,亲自带队,与镇机关干部一起,撸起袖子清除垃圾。在镇领导的带动示范下,全镇上下工作热情高涨,各村自查自纠,自我整改,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主动发现和解决了一批存量问题。
横沙乡党委牢牢抓住志愿者队伍建设这一平台和载体,建立“同梦者”、“同行者”微信朋友圈,深入推进解决创城中的瓶颈问题。同梦者是问题发现组,同行者是问题解决组,乡党政班子成员则成为两者共同的“朋友”,不时查问整改进度,统筹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并对整治成效进行点评。“双同圈”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横沙乡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责任意识,推动作风转变,“一把手”思想上从“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过去,有的村支部书记就怕上级巡查,担心查出问题吃批评、丢面子,现在不仅真诚欢迎上级部门的检查、抽查,还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一起进行自我查纠。
办好“小事情”才能赢得“大满意”。三年来,崇明注重把创城的过程转变为领导转作风、干部提素质、服务上水平的过程,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示范引导群众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办实事、胸怀全局谋长远,远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转变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是城市的持久魅力。沿着文明城市的创建之路,崇明的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24-06-24
2024-08-06
2013-06-03
2024-07-06
2024-03-13
2013-06-11
2024-08-14
2024-03-21
2024-08-02
2024-04-15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