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申承一号”盾构机成功始发

时间:2023-10-13 08:37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近日,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江杨南路站至爱辉路站区间“申承一号”盾构机的成功启动,主干线隧道进入管片装配环节,这也标志着嵌入式嵌套管片新工艺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预埋管嵌套是上海地铁在本轮建设中推广应用的新工艺技术之一,为推进国产化研发,上海地铁进行了自主研究,实现了预埋管嵌套管件和管材的国产化。

  过去,传统地铁隧道施工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管段,安装过程中需要由工作人员拧紧,将螺栓固定成环,完成隧道成型。螺栓连接段具有受力清晰、经济性好等特点。但在外部长期附加荷载作用下,个别环节有时会出现渗漏等情况,后期需要投入更多运维力量。目前,插座段正在18号线二期推广应用,这是国内地铁建设史上又一次变革性的技术应用。套筒段首先在18号线一期入口段进行试点,随后在13号线西延线等适合地质条件的区段进一步扩大应用。这种管片工艺类似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采用凸凸组合的连接方式,将管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省去了人工拧紧螺栓的步骤,从而形成了“环刚纵软”的隧道框架。与传统的螺栓拼接相比,承插管片在施工精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进一步促进了隧道管片生产标准和操作流程的统一。驾驶员操作拼装机,在连接头设计和拼装操作上可实现精确匹配和标准化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进一步提高了环件成形精度。此外,还可以提高隧道的抗变形能力,提高隧道环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隧道后期运行维护的压力。当前,轨道交通建设行业正朝着全自动化方向演进,嵌入式和插入分段技术、智能屏蔽控制、5G网络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正在为行业技术迭代奠定基础。

  据介绍,江杨南路站至爱辉路站总长度为1586.694米,江杨南路站至爱辉路站段采用预埋管段,是在长距离、小半径、大纵坡、涉及限水和连续贯通重要建筑构筑物的施工中首次应用预埋管段,施工难度极大。承建方中铁上海工程局反复探讨盾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浮沉、错位等技术问题,精心编制盾构推进、管段组装、施工管理措施等施工方案。在盾构研发中心基地搭建全尺寸试验平台,进行模拟装配试验,并在施工前对实际工程人员进行实操培训,提高工人的施工操作能力。

  正在建设中的18号线二期将与18号线一期连接,成为浦东航头至浦西宝山地区的交通要道。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