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 智能化成为行业共识
在我国,家庭普遍使用的日常通勤交通工具已经从自行车转变为两轮电动车。两轮电动车具有经济、环保、便捷等优势,已成为目前我国居民重要的日常出行工具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到4亿辆,成为汽车、公交、出租车等出行方式中的佼佼者。然而,两轮电动车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因为新的电动车型号和品牌不断涌现,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此外,两轮电动车在性能、安全和舒适性等方面仍需要提升,以满足日益细化的标准规范和不断提高的消费者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车企已经开始采取创新求变的策略,以抓住市场机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和品牌,提高两轮电动车的性能和品质。
随着元宵节的结束,各地务工人群开始涌向各大城市,这也意味着两轮电动车市场迎来了一波“小阳春”。在台铃集团无锡制造基地,记者看到了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不停,拖车鱼贯进出送来一车车零部件,崭新的整车整齐排列等待运输。 “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情况要好得多,我们的3月份订单已经排满了。”台铃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国内事业部总裁常耀说。
在数百米外的金箭电动车公司,生产同样开足马力。该公司总裁孙亚君告诉记者,元宵节过后公司出现一定的用工缺口,目前正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加紧招工。
尽管形势好于预期,但多位受访者对市场表现出了谨慎态度。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若以全国家庭户数计算,每5户家庭就拥有4辆左右电动车。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品累计销量约5000万辆,2023年数据尚未公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基本持平。“总体看,国内产能大于市场需求。”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名誉理事长陆金龙说。
市场见顶之下,“卷”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直观表现就是价格战。头部企业雅迪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企业收入170.41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率为16.9%,略低于2022年同期的17.9%。新日股份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销售净利率3.09%,较2022年同期低0.59个百分点。
价格战正加速行业洗牌。某头部两轮电动车企业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本就薄利,“一辆车就挣一包烟钱”,现在二线品牌已在成本线上下徘徊,低端品牌正加速出清退出市场。某两轮电动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2023年主动砍掉了走低端路线的产品线,专注发力毛利更高的电动摩托车市场。
除了调整国内市场策略外,多家两轮电动车企业表示正在加快全球化布局,通过深耕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细分市场寻求增长机遇。“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但从全球看,两轮电动车尚属新生事物,市场刚起步,成长空间巨大。”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秘书长、雅迪控股执行董事沈瑜说。
行业发展面临“两难”
记者调研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外,来自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双重压力同样不容忽视,让不少企业陷入“要市场”还是“守规矩”的两难困境。
一方面,国家标准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国内两轮电动车被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类。其中,受驾驶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需要对应驾照和多地“禁摩”等因素影响,电动自行车成为市场上的销售主力。2019年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重量限制在55公斤以内,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某两轮电动车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能续航60公里左右的48v20Ah电池计算,铅酸电池重量为25公斤,若按新国标计算,车架、轮毂、电机等零部件必须做到30公斤以内,“考虑到售价、成本和质量安全,30公斤肯定下不来,只能用锂电池替换铅酸电池。”该公司负责人说,但同规格的锂电池价格差不多是铅酸电池的两倍,普通消费者并不容易买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为了满足新国标的重量要求,一些车企在申请3C认证时多配备电量更少、重量更轻的48v12Ah这类“小锂电”,一旦拿到认证开始生产销售,则采取“车电分离”的办法——整车出厂时不带电池,销售门店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再加装。“消费者需要的是便宜、跑得远,若按照新国标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因此陷入两难。”
另一方面,正规锂电池的供需矛盾引发风险。记者调研发现,铅酸电池与锂电池技术特质不同,使用场景也有较大区别。铅酸电池便宜、不易爆燃,很适合一般家用;锂电池则跑得远、跑得快,在快递、外卖等行业需求量大。“目前,使用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占比在20%左右,相较新国标实施之前的5%提升明显。”陆金龙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供给端,当前两轮电动车锂电池市场集中度不如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高,市场上存在大量缺技术、缺实力的小厂。“一些企业使用B品电芯,一些企业新老电芯混用,一些企业电芯PACK(包装)技术不过关,一些企业的电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不匹配,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嗯哇科技董事长康定武说。
同时,由于前几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推动正规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生产企业产品价格上涨,而给了许多低价劣质锂电池乘虚而入的机会。目前,两轮电动车在流通环节多采取“车电分离”模式,且整车企业直营门店数量少,加盟、代理商多,末端环节自由度大,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快递、外卖等行业对电池电量要求高的背景下,电池非法改装、以次充好风险加剧。
以48v20Ah锂电池为例,正规大厂售价不低于800元,而小作坊的低劣产品售价可低至500多元。“相比裸车平均1000元左右的价格,两者差价显得极为明显,消费者若分不清情况、贪图便宜,则很容易‘中招’。”孙亚君说。
智能化成大势所趋
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头部两轮电动车企业正在纷纷转型升级,智能化成为行业共识。
近日,雅迪举行冠能系列新品发布会。其中,首发的方舟智能安控系统,凭借传感器与智能系统的紧密配合,为颠簸路面、湿滑路面等环境下安全骑行提供保障。
“当前竞争态势下,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企业之间的比拼不仅仅是成本控制,更向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拓展。”常耀说。
以电池领域创新为例,2023年以来,雅迪、台铃先后发布钠电池车型,探索利用更易获得的钠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正计划建设钠电池产线,未来将同石墨烯电池等一道,提高整车产品品质。”沈瑜说。
不单是整车企业纷纷加码自主研发,跨界合作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记者在台铃展厅看到,通过与华为合作,搭载鸿蒙智联系统的车型具备精准定位、AI语音助手等功能,让两轮电动车能跑更能“想”。
智能化已成为两轮电动车发展的新趋势,这不仅体现在产品升级上,也需要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陆金龙表示,国内许多科技企业已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智能化技术和经验,未来可以为两轮电动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智能化技术在两轮电动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电动车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帮助电动车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因此,智能化技术将成为两轮电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关键。
关于今年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市场的消费正在逐步恢复。根据他们的预测,到2024年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市场的销售规模将在每年5000万辆左右保持稳定。与此同时,随着低端产能的清除,市场的马太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