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镜厅”举办上海音乐学院中法文化交流系列活

时间:2024-05-11 23:25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昨天,位于上海城市音乐厅的“镜厅”舞台上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与来自法国的艺术家共同呈现了钢琴独奏、古筝独奏、女声独唱、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四手联弹等多样音乐表演形式,为正在举行的“音乐的河——2024上海音乐学院中法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增添了丰富的中法交流元素,让整个音乐盛宴更加丰富多彩。此次音乐会的节目单涵盖了多种音乐类型,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能够让观众们领略到其中的独特魅力。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美好的音乐盛宴,更为中法两国的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机。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以及中法文化旅游年。为了庆祝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上海上音自2月9日开始策划了24场2024中法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令人瞩目,其中一些活动甚至让人难以置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是法国室内乐名团阿罗德四重奏的演出。在这个特殊的演出中,中法两国音乐家将携手合作,为观众带来一场难忘的音乐会。除此之外,在歌剧《卡门》问世150周年之际,中法还将推出联合之作,共同演绎这部经典作品。

  谈起系列活动的意义,上音党委书记裴小倩说,***主席在第三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强调,中法都是文化大国,双方要加快人文交往“双向奔赴”。近年来,中法文化热不断升温。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表示,“上海作为中法友好往来的重要桥梁,将陆续举办多场法国文化艺术活动,见证两国友谊。”

  在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镜厅”,上音钢琴系副教授郝端端表演的钢琴前奏曲《月色满庭台》,令现场观众坠入一场幽深美好的梦中。郝端端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这首德彪西的曲目,是因为月亮在德彪西心中还多了一层含义,代表了他对远东文化的憧憬。“德彪西有关远东文化的梦境在他的时代无法实现。而在今天,在中法两国的多重文化交流下,德彪西当年的梦境才真正走向现实。”

  民族音乐系硕士研究生李力安是一名25岁的中法混血女孩。从小浸润在中法双语环境中长大的李力安,7岁时第一次听到古筝声音就深深为之折服,如今她从业余学习走向专业道路,来到上音学习民乐。“中国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对我充满魅力和吸引力。”

  李力安在演奏古筝作品《层层水澜》时,表达了对这首现代古筝作品的赞赏和欣赏。这首作品是由陶一陌先生创作的,于2013年在欧洲首演,以细腻的琴声刻画了涓涓水流和层层涟漪,展现出激荡澎湃和波澜无尽的美丽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李力安在表演中希望音乐也能够像水澜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层层叠叠,让人感受到水的深邃和优雅,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感染力。她认为,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陶一陌先生独特的音乐才华,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音乐的河”象征着中法友谊,源源不断地奔涌流淌,体现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上音希望通過系列活動,助推“教创演研”多学科联动,挖掘和培养拔尖创新艺术人才,扩大上海音乐学院在海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样,我们才能通过音乐的力量拉近中法文化交流的距离,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的世界”不僅僅是一扇窗,更是一個平台。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前來,與我們一起探索音樂的世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