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就业主题讲座 围绕养老保险缴纳等问题进行解答

时间:2024-06-06 16:23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最近,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就业的讲座,并邀请“民声”人社政策宣讲团的资深讲师蔡吉婧走进校园,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约定和养老保险缴纳等,进行了解答。

  教室里座无虚席,学生挤得满头大汗,有的甚至站在前后门听讲。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学校不得不开放另一间教室进行同步直播讲座。

  蔡吉婧除了担任市人社局咨询服务中心培训师之外,还有一个身份是该中心的人社政策咨询热线12333.作为全国人社系统中开通最早、规模最大、功能较为完善的热线服务平台之一,上海12333热线向社会提供了7×24小时人社政策咨询综合服务。该热线自成立以来,册咨询员已经超过400人,累计来电数量超过2亿个。近年来,12333热线积极开展了送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活动,旨在实现服务前置和源头减量。通过将服务前置到社区、园区和校区,12333热线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和社会的需求,持续发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除了提供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外,12333热线还通过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等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养老保险、劳动关系、就业培训、薪酬福利、工伤保险……人社工作覆盖面广、千头万绪,咨询员就像全科医生一样,要对各类问题症结了然于心,快速“对症下药”。

  同时,为了确保回答的准确性,市人社局咨询服务中心搭建起智能知识库,涵盖1100个专有词类,6700余篇人社政策知识文章,1万余条各类标准问答及扩展问答。

  记者在12333热线服务大厅里看到,咨询员们在智能知识库的辅助下,熟练地解答着市民的疑问,场面热闹而有序。如果问题非常复杂,则会被转给“专科医生”,即相应的业务部门进一步答疑。

  “总的来说这类派单很少。”市人社局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群众来电的即时解决率达到96%以上,绝大多数咨询都能通过一通电话解决。

  除了及时回应民生诉求,12333热线还主动“走出去”,成立“民声”人社政策宣讲团,将服务送进社区、园区和校区。宣讲团讲师们来到春季促进就业综合性大型招聘会、“乐业上海优+”促进就业专项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对接会等活动现场,为各类求职人员提供人社政策咨询讲解服务,还围绕社保参缴、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等政策给全市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积极探索社会化、定制化、个性化的“延伸服务”新模式。

  近日,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分平台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12345与12333“双号并行”服务格局有了新起点。

  针对市民关于劳动就业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联系市人社局咨询服务中心。除了直接拨打12333外,还可以通过12345热线转接过来。去年,12333热线总服务量达到了640万个,其中包括500万个人工咨询接听回复量和76万个自动服务量。同时,接收12345热线“2号键”转接来电数量达到了121万个,并且可以一口承办转办工单10万张。此外,12333热线还通过知识库共享、座席共享和来电互转等功能与12345热线实现了互联互通,实现了融合和互补。这些举措使得市民们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在“双号并行”中,12333热线突出了人社政务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旨在解决企业与群众实际诉求,推动“事要解决”。热线于2021年全市第一批开设了线上帮办服务专席,覆盖了33项“一网通办”人社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让企业群众在“一网通办”过程中能够“边办边问,答必解惑”。据统计,接通率和一分钟响应率均达到了99%以上。这一举措表明,12333热线在推动人社政务服务高效便捷、优质高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