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社区医院——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医院成功对接商业健康保险

时间:2024-06-07 18:37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最近,上海市的首家社区医院——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医院成功与商业健康保险进行了对接,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对接商保的社区医疗机构。

  今年5月13日,上海市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为本市第一家社区医院。相较于原来的社区医院,升级后的社区医院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它又开展了哪些创新服务,从而吸引了商业保险公司拓展业务到社区医院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的通知,其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补齐短板,改善临床科室的设置和设备的配备;第二,要突出重点,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水平;第三,要深化改革,提高辖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五年后,上海第一家社区医院诞生,这家医院弥补了哪些短板呢?院长金迎表示:“从过去的大而全的综合医院,到如今更加细致的分科,我们致力于让居民能够在家门口解决小病小痛。”

  局部麻醉下的小手术,曾是社区医院诊疗空白,而今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项目之一。从上级医院跳槽到打浦桥社区医院的田陶然医生,如今每周五天坐诊外科门诊,每周三下午开展手术,体表肿物切除、切痣、腋臭微创治疗……过去居民必须要跑大医院才能做的小手术,而今在社区已能迎刃而解。

  居民秦阿姨被电瓶车压伤右小腿,表皮略有破损,去大医院拍片排除骨折后,自行回家了。没想到第三天开始,小腿淤青肿胀,伤口周围皮肤出现大量水泡,她来到打浦桥社区医院外科门诊。田医生解释:这是典型的严重挤压伤,如不及时治疗,有患上“骨筋膜室综合征”风险,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田医生为秦阿姨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彻底清创、尽快溶痂、不定期换药、加强抗感染、消肿……3周后,秦阿姨的下肢淤青感染情况明显好转。统计显示,该院目前外科门诊日均接待患者30余人次,自门诊开设以来已完成清创缝合及各类换药2500余例、手术300余例。

  打浦桥社区医院周围3公里内有中山、瑞金、九院等数家三级医院,怎样让辖区内5.53万常住居民“用脚投票”选择在家门口就医,需要动一番脑筋。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医院每天门诊量维持在1200人次,最高达1600人次。居民刘阿姨道出许多人共同的心声:“虽然到大医院也不远,但我欢喜到这里来看病。医生水平不错,环境也舒心。”

  社区医院能看啥毛病?记者发现,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全科、内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也颇受居民青睐。今年春节后,打浦桥社区医院还先后开设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减重门诊、产后康复运动门诊、中医颞颌关节专病门诊、医防融合门诊……这些特色门诊、细分专病门诊的设置,较好满足了居民个性化需求。

  在服务时间上,社区医院有优势。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起,该院开设“887”延时服务,包括社区午间延时门诊、夜门诊以及周末门诊,一周7天医疗服务不打烊。

  打浦桥社区医院康复诊室里,前来就诊的患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记者走进中心康复病区,上下肢机器人、天轨、言语认知评估与训练等先进康复器械一应俱全。医院邀请瑞金医院康复科主任担纲特邀首席康复顾问,同时与多家大医院建成医联体。

  白天,这里是脑卒中等老年康复患者的“大教室”;晚间,康复科照样红红火火,服务人群则从老年人换成了年轻人。原来,在年初打浦桥社区医院开出减重门诊后,不少年轻人来“打卡”。康复治疗师葛明杰、张阳表示,运动减重风尚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运动动作指导、运动处方、运动损伤康复治疗等需求旺盛。

  深化医改的“任务单”中,上海首家社区医院能做的还有什么?去年11月,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金迎提出《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议》。商保能否“破冰”试水社区?这一建议不到一年已落地。

  5月23日,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推出“沪理保”产品,创新性地将打浦桥社区医院作为护理服务保险产品的指定医疗机构,实现服务模式升级创新,就此开全国相关领域先河。

  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顾春生告诉记者,传统商保设置定点医院通常为二、三级公立医院,社区医院作为一级医院,基本医疗服务之外,还能做什么补充?自去年底,公司连续数次前往打浦桥社区医院调研,了解这家社区医院的服务特点。“打浦桥社区医院有100张床位,居民口碑不错,且已建成社区护理中心,我们紧密结合它的住院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精心设计保险产品,经过多轮沟通、优化完善,最终打造出覆盖面广、居民受益且具有高度可复制性的保险产品。”

  据介绍,这款“沪理保”产品在投保年龄上向下延伸(60岁以下人群也可购买),产品特别设置特定疾病住院照护护理保险金、特定疾病居家护理保险金两项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护理服务或现金给付。

  “产品以输出护理服务为主,以此解决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护理服务稀缺的现状。居家照护可以成为长护险的有效补充,住院照护这块,被投保人在打浦桥社区医院治疗期间同样能享受。”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

  近日,记者了解到,平安保险与打浦桥社区医院的合作正在不断推进。平安保险推出了“平安e生保”产品,目前正在申请纳入上海保险码医保个账专区产品清单。如果获得批准,居民在打浦桥社区医院住院治疗时,就可以在保单责任下进行理赔报销。除此之外,人寿、友邦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前来调研,商讨合作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居民医疗保障的质量和覆盖面。平安保险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通过与打浦桥社区医院的深入合作,平安保险有望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作为高质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打浦桥社区医院已经完成了社区“三中心”(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金迎表示,未来社区医院可以针对慢病人群设计服务包,并开展“防、筛、诊、治、康”等探索,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保障。在社区护理方面,医院将重点关注慢病人群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治疗。医院将康复护理与治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服务。同时,医院还将通过定期健康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慢病人群,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医院将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我们将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