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社区医院——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医院成功对接商业健康保险
最近,上海市的首家社区医院——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医院成功与商业健康保险进行了对接,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对接商保的社区医疗机构。
今年5月13日,上海市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为本市第一家社区医院。相较于原来的社区医院,升级后的社区医院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它又开展了哪些创新服务,从而吸引了商业保险公司拓展业务到社区医院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的通知,其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补齐短板,改善临床科室的设置和设备的配备;第二,要突出重点,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水平;第三,要深化改革,提高辖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五年后,上海第一家社区医院诞生,这家医院弥补了哪些短板呢?院长金迎表示:“从过去的大而全的综合医院,到如今更加细致的分科,我们致力于让居民能够在家门口解决小病小痛。”
局部麻醉下的小手术,曾是社区医院诊疗空白,而今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项目之一。从上级医院跳槽到打浦桥社区医院的田陶然医生,如今每周五天坐诊外科门诊,每周三下午开展手术,体表肿物切除、切痣、腋臭微创治疗……过去居民必须要跑大医院才能做的小手术,而今在社区已能迎刃而解。
居民秦阿姨被电瓶车压伤右小腿,表皮略有破损,去大医院拍片排除骨折后,自行回家了。没想到第三天开始,小腿淤青肿胀,伤口周围皮肤出现大量水泡,她来到打浦桥社区医院外科门诊。田医生解释:这是典型的严重挤压伤,如不及时治疗,有患上“骨筋膜室综合征”风险,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田医生为秦阿姨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彻底清创、尽快溶痂、不定期换药、加强抗感染、消肿……3周后,秦阿姨的下肢淤青感染情况明显好转。统计显示,该院目前外科门诊日均接待患者30余人次,自门诊开设以来已完成清创缝合及各类换药2500余例、手术300余例。
打浦桥社区医院周围3公里内有中山、瑞金、九院等数家三级医院,怎样让辖区内5.53万常住居民“用脚投票”选择在家门口就医,需要动一番脑筋。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医院每天门诊量维持在1200人次,最高达1600人次。居民刘阿姨道出许多人共同的心声:“虽然到大医院也不远,但我欢喜到这里来看病。医生水平不错,环境也舒心。”
社区医院能看啥毛病?记者发现,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全科、内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也颇受居民青睐。今年春节后,打浦桥社区医院还先后开设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减重门诊、产后康复运动门诊、中医颞颌关节专病门诊、医防融合门诊……这些特色门诊、细分专病门诊的设置,较好满足了居民个性化需求。
在服务时间上,社区医院有优势。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起,该院开设“887”延时服务,包括社区午间延时门诊、夜门诊以及周末门诊,一周7天医疗服务不打烊。
打浦桥社区医院康复诊室里,前来就诊的患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记者走进中心康复病区,上下肢机器人、天轨、言语认知评估与训练等先进康复器械一应俱全。医院邀请瑞金医院康复科主任担纲特邀首席康复顾问,同时与多家大医院建成医联体。
白天,这里是脑卒中等老年康复患者的“大教室”;晚间,康复科照样红红火火,服务人群则从老年人换成了年轻人。原来,在年初打浦桥社区医院开出减重门诊后,不少年轻人来“打卡”。康复治疗师葛明杰、张阳表示,运动减重风尚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运动动作指导、运动处方、运动损伤康复治疗等需求旺盛。
深化医改的“任务单”中,上海首家社区医院能做的还有什么?去年11月,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金迎提出《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议》。商保能否“破冰”试水社区?这一建议不到一年已落地。
5月23日,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推出“沪理保”产品,创新性地将打浦桥社区医院作为护理服务保险产品的指定医疗机构,实现服务模式升级创新,就此开全国相关领域先河。
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顾春生告诉记者,传统商保设置定点医院通常为二、三级公立医院,社区医院作为一级医院,基本医疗服务之外,还能做什么补充?自去年底,公司连续数次前往打浦桥社区医院调研,了解这家社区医院的服务特点。“打浦桥社区医院有100张床位,居民口碑不错,且已建成社区护理中心,我们紧密结合它的住院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精心设计保险产品,经过多轮沟通、优化完善,最终打造出覆盖面广、居民受益且具有高度可复制性的保险产品。”
据介绍,这款“沪理保”产品在投保年龄上向下延伸(60岁以下人群也可购买),产品特别设置特定疾病住院照护护理保险金、特定疾病居家护理保险金两项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护理服务或现金给付。
“产品以输出护理服务为主,以此解决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护理服务稀缺的现状。居家照护可以成为长护险的有效补充,住院照护这块,被投保人在打浦桥社区医院治疗期间同样能享受。”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
近日,记者了解到,平安保险与打浦桥社区医院的合作正在不断推进。平安保险推出了“平安e生保”产品,目前正在申请纳入上海保险码医保个账专区产品清单。如果获得批准,居民在打浦桥社区医院住院治疗时,就可以在保单责任下进行理赔报销。除此之外,人寿、友邦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前来调研,商讨合作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居民医疗保障的质量和覆盖面。平安保险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通过与打浦桥社区医院的深入合作,平安保险有望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作为高质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打浦桥社区医院已经完成了社区“三中心”(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金迎表示,未来社区医院可以针对慢病人群设计服务包,并开展“防、筛、诊、治、康”等探索,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保障。在社区护理方面,医院将重点关注慢病人群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治疗。医院将康复护理与治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服务。同时,医院还将通过定期健康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慢病人群,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医院将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我们将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