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城规划建设启动 松江新城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近日,从“媒体看新城”松江专场采访中获悉,新一轮新城规划建设已经启动。松江新城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引领,做强科创要素功能平台,持续放大产业集群优势,聚焦产城融合,提升高品质公共服务功能,以高铁客运和国际多式联运复式功能的松江枢纽为战略支撑,致力于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松江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启动以来,将重点关注创新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通过做强科创要素功能平台,持续放大松江科技园区的吸引力,吸引更多高科技创新企业入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聚焦产城融合,推动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有机结合,实现城产融合,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发力是新城发力的核心,也是内生动力。在下一阶段,松江新城研究规划G60松江大学科创源,将聚焦于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和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旨在提升松江新城公共服务、产业经济等各项功能的覆盖面和品质。同时,持续推动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务等功能向松江新城集聚,有力提升新城发展综合能级。松江新城将致力于打造一个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核心的高科技园区,聚焦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推动园区内产业集聚和创新生态建设。此外,松江新城还将积极引入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松江区整体产业竞争力。
评估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时,需要考虑当前的表现,但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其未来的发展能力。这种能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得以体现。
在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一排排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屏相连,将生产制造、订单跟踪、流程管理等多个系统连接起来。零部件进入全自动物流运输系统后,被传送至所需工序;在设备与人工协同作业下,几秒钟一台洗衣机即可完成下线。这样的智能工厂能够年产卡萨帝洗衣机200万台,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
长三角首个卫星制造“灯塔工厂”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里正忙得热火朝天,预计8月份第一批18颗卫星有望上天。据介绍,当前松江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显现“龙头效应”,以聚焦低轨卫星星座运营与服务的链主企业垣信卫星为核心,以实施“G60卫星互联网”计划为牵引,以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运营为抓手,正打造国内首个集资源聚集、展示、研发、应用落地为一体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新城发力”战略实施以来,松江在新旧动能转化方面,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新赛道”,高端制造成色更足、动能更强、赛道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8.4%。
松江区副区长周诚表示,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慧安防等为代表的“6+X”战略性新兴产业,松江加快构建4个千亿级、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沪苏湖高铁预计今年年底通车,松江南站更名为上海松江站。上海松江站是其全线最大新建站,总规模9台23线,被称为“松江枢纽”。
松江区交建中心主任范晓锋表示,目前枢纽站房主体结构已完工,服务中心、北广场、枢纽16条配套道路同步建设,预测年客流量2500万人次,通达长三角区域80%以上的城市,成为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具备高铁客运和国际多式联运复式功能的松江枢纽是撬动新城全面发力的重要支点。伴随着松江国际多式联运枢纽的启用,将以枢纽站为始发站,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为纽带,从上海松江和云南昆明双向发车,开通国际班列东南亚线,将芯片、机电仪器、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直通云南省磨憨、磨丁口岸,深入东南亚腹地,推进亚太跨区域资源高效流通和配置。
眼下,锚定“一城一枢纽”战略,松江新城初步形成了国家高铁网、轨交地铁网、中运量公交网和地面公交网“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面向长三角往来通达,带动新城南部区域功能提升,功能多元、开放融合的“城市客厅”“枢纽之城”正一步步落地。
松江新城重大项目是“加速器”和“压舱石”。自“新城发力”战略实施以来,松江新城掀起了火热的建设浪潮,每周都有新项目启动,每月都有新气象。在教育方面,新建了华二松江分校、上师大附中松江分校,扩建了松江二中集团,并引进了上实松江新城分校,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此外,还新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松江医院、区公共卫生中心和交大医学研究院等,推动了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松江分院项目签约,改扩建了市一南院,升级了区中心医院为交大附属医院。这些举措让居民从“看病方便”到“看得好病”。在商业方面,高标准规划了轨交TOD项目,沿轨交12号线西延伸布局了“沪松十二坊”,同时松江区印象城二期项目也已经开始施工,预计2027年建成投运,打造成为上海最大的单体商业综合体,进一步完善了高品质商业不足的短板。松江新城在不断加速发展,这些重大项目成为了“加速器”和“压舱石”,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松江新城正加速驶入功能提升的快车道,重点聚焦产城融合。位于松江大学城的广富林街道是新城的商旅文集聚区,被规划定位为新城北部的活力引擎+城市展厅。在下一阶段,松江区将盘活大学城及周边存量载体,科学调整用地规划,承接大学城高校的产学研成果溢出,优化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以带动松江全域的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和辐射带动等功能提升。松江大学城是松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产城融合,促进松江区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协同发展。通过对存量载体的激活和科学用地的调整,松江区将能够更好地支持大学城的产学研成果转化,为周边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撑,同时也能促进松江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