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口支援青海果洛14年来累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016个
上海对口支援青海果洛已经持续了十四年。在这期间,上海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的理念,累计实施了1016个帮扶项目,助力果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除此之外,上海还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生方面,上海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上海派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医生和工程师前往果洛,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8日上午,上海市代表团抵达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后,立即驱车前往医院,深入了解上海“组团式”医疗援青助力果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州人民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等情况。在上海持续帮扶下,该医院已经搭建起“2小时救治圈”和智慧云医疗服务等平台,紧密联动各县乡级医院,与上海及省内多所一流医院高效合作,有效缓解了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难等问题。上海市代表团领导察看了急诊创伤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视频教学室,并与就诊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病情及诊疗方案,要求两地医护人员精心施治,祝愿就诊群众早日康复。同时,勉励援青医疗人才代表们要秉持医者仁心,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让果洛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在观看援青医疗人才代表的表现后,陈吉宁强调,要与当地医护人员加强交流互鉴,共同促进果洛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和人才队伍持续壮大。通过上海市的援助,果洛的医疗卫生事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为当地人民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突出产业引领,做好“特色”文章、增强“造血”功能,沪青两地在产业协作上不断加强双向赋能。上海市代表团来到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参观“雪山1959”文化展陈馆,了解企业与上海援青的不解之缘。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批上海工人响应国家号召,带着技术和设备来到果洛,协助当地建设乳品厂,参与开发的系列产品成为众多青海人童年的美好记忆。听到企业在上海援青支持下,成为果洛首个“中华老字号”企业,当前正新建现代化生产加工扶贫车间,预计可为50余户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陈吉宁叮嘱援青干部要持续关注企业发展,发挥好上海大市场大流通大平台优势,帮助企业明晰发展定位,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打响特色品牌,推动沪青产业协作、消费协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教育帮扶意义深远。在上海援建的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小学,上海市代表团听取“组团式”教育援青助力果洛教育事业发展相关举措,询问学生构成、课程设置、生活学习和住宿条件。陈吉宁说,前不久,******在青海考察,第一站就到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对学校建设提出殷切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持续做好“组团式”教育援青工作,坚持规划引领,软硬件并重,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助力果洛培养造就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六年级教室里正在进行《我们的“中华水塔”》主题班会课,沪青领导走进教室,倾听孩子们讲述父辈作为生态管护员守护“中华水塔”的故事,听完孩子们悠扬深情的大合唱《我们是黄河的孩子》,陈吉宁说,从孩子们张张笑脸和真挚讲述中,充分感受到大家为生活在“中华水塔”而骄傲自豪,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种子已经在你们心中播下,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助力果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牧民持续增收是关键所在。上海市代表团来到玛多县玛查理镇噶丹村,这个易地搬迁新村的村民是来自全县3个乡镇22个村的农牧民,在此开启新生活。沪青领导登门看望了脱贫户公保一家,同一家四口并肩而坐,关切询问家庭收入来源、子女教育及医疗保障等情况。公保告诉沪青两地领导,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全家人住上了新房子,添置了家电、汽车,孩子读书费用全免,夫妻俩有了稳定收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姐弟俩用标准的普通话落落大方地背诵了两首古诗词,获得现场一片掌声。陈吉宁说,看到你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为你们感到由衷高兴。有******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你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满幸福。他叮嘱援青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力所能及多办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对口帮扶惠及更多群众。
上海市代表团还前往久治县门堂乡女儿湾、玛多县黄河源,了解黄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及援青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就协同保护“中华水塔”、打造生态文旅品牌等,同青海、果洛负责同志深入交流讨论。陈吉宁说,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青海扛起三江源头保护重大责任、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进一步深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的认识,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作为主要任务,推动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结合绿色低碳转型,在项目、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加强高效对接和协同联动,做好优势互补、发展互动、政策互通、市场互联等文章,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在果洛学习考察期间,上海市领导前往上海援青保障基地,亲切慰问了援青干部人才,实地查看了基地的生活环境,并深入了解援青工作的具体情况。陈吉宁在感谢青海省和果洛州对援青干部人才的关心关爱和信任支持的同时,表示援青干部人才远离家乡,来到雪域高原,为援青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工作不容易,向他们及家属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对口支援青海果洛是党中央交给上海市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在援青果洛的过程中,上海市将以“国之大者”为己任,扛起使命担当,持续推动对口支援果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上海市将以人民为中心,把农牧民当作亲人、当作家人,用心办成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增进民族团结。援青果洛不仅是上海市的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提升能力本领的重要机会。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保障,为大家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在援青果洛的过程中,上海市将始终坚持把援青工作作为检验上海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